飘天文学 > 穿越小说 > 诡三国 > 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坛拜授
    反腐这个问题产生出来并非一日之寒想要解决也不是一日之功就像是牛皮癣一样又或是如同小强一般杀了一波依旧还有一波看见一个的时候往往底下已经是一窝。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现在斐潜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

    拿出大棒子来自然也要掏出胡萝卜。

    紧赶慢赶在龙首原的拜将坛总算是建好了可以如期举行仪式。

    功勋爵位么有谁不喜欢?

    华夏从秦朝的时候开始了走向中央集权大一统的趋势但是实际上即便是以秦始皇那种无上的权威再加上磅礴的军势依旧无法完全推翻春秋战国所存留下来的诸侯分权制度即便是到了汉代各地郡守在权柄方面上依旧是宛如诸侯中央政权的管控体系非常的粗放和滞后。

    不过汉代有一点还算是不错的是即便是当下朝堂所能控制的区域极度萎缩各地郡县官吏即便是世袭也在表面上遵从了汉代选官的制度也就是由上一任长官或其群属推举出下一任长官或是搞一个什么乡老推选等等然后再向朝廷报备——虽然所谓报备就是搞个祭坛焚烧表章了事至于天子能不能从上天那边获取信息就不管了。反正不是说为『天子』么若是老天都准备不告诉你还能怪谁?

    即便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汉代世袭的只有爵位并无世袭的郡县实权。

    虽然很多时候只是名义上是如此但是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至于像是唐朝的所谓羁縻州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倒退毕竟允许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治这是在交通时效等等等问题之下采取临时性的举措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其长官也如果任其由部族头人世袭完全放任那么和割裂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唐代之后到了后来宋朝明朝形成了土司制度使得从汉代就被纳入了华夏疆土的许多偏远地区逐渐的走向了分裂割据转移说起来当然也是武则天这个老娘们干的好事内斗内行对外么只好一再妥协了事后世的慈禧也是如此。

    土司制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似乎是获取了短暂的和平但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对于华夏统一还有持续的领土扩张都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斐潜认为像华夏这样地形复杂南北遥远地域广阔的情况下只有大一统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否则很容易形成分裂进而一发不可收拾再也无力向外扩张。所以斐潜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如此越是偏远越是需要将华夏文化渗透进去推行教化然后三代之后自然就基本上归附了。

    而要对各地郡县以及偏远地区形成震慑力量强大的中央军事实力不可或缺。

    要保持军队当中的荣耀体系那么就要给军队将领特别是其中优秀的统帅授予可以世袭但是代代递减的爵位实地作为奖励。相对应的可以给文官系列的授予实地的管理权但是不能给于其世袭的继承权。

    简单来说就是一条非军功不封侯。

    毕竟皇帝要给自己儿女分封王爷公主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可以给待遇不能给荣耀也不能给实权。也就是说有实土的管理权还可以世袭的只有军功的爵位并且代代递减这样才基本上可以说不会出现沙场卖命搏杀九死一生竟然还不如在皇帝面前谄媚获得的好处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后者以至于国家的尚武精神越来越差越来越少。

    如此在高等爵位上就形成了同姓王和异姓侯两条线王是王侯是侯。虽然两条线都可以获取封地但是王为虚封就是多领一份钱粮俸禄而侯为实封并且尽可能都册封在新开拓的疆土之上。

    所谓王爵只有一个等级就是以某某为称号的王爷或者公主或封郡或封县封地大小也就代表着『王』的大小按照汉代惯例王是不掌握实权的实际地方政务由其国相掌握有开庙祭祀的权柄然无实际的军政权力。若是异域外邦的王族投降之后也并入这个体系当中。如匈奴、乌桓、鲜卑乃至羌、氐各部酋长等等或者直接用汉家的王称号或者依旧用其旧有称号比如单于等身份与同姓王基本相同。国相由中央朝堂指派人员担任有任期有考核。

    侯爵体系则是采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公、侯、伯、子、男再加上列侯和关内侯一共为七个等级当然根据封地的大小即便是同等级的侯爵也分高下。侯为名爵重器例有军功才得封赏封地由侯爵自行掌控管理。就理论上而言哪怕贵为宰相若无军功也是无可生而封侯的——死后追封倒有一定可能性而这种追封就是个名头而已并不能像是军功侯爵一样获得实际的封地。

    因此整体而言不管是从实际利益还是个人荣耀自然是侯爵最高如此一来一方面军功以新开拓出来的实地分封有助于借武将名望对于新拓之地进行持续的镇压和稳定另外一方面在推恩之下的递减作用也使得这些土地可以渐渐的并入汉家领土之中属于一举数得的事情。

    这样或许才能大体上平衡文武之间的关系因为文武分出来的道路方向不一样文官不用打生打死就可以得到地方管理的实权但是文官可能三年一任或是干不好直接就被调走或是贬官了。

    武将必须沙场搏杀方可以享受荣耀并且这样的权限一般来说是跟随终身的而且是打下哪里或是平叛了哪里才封在哪里只要不犯错还可以传承只不过推恩之下几代之后消亡了也是正常。

    当然斐潜现在的这般设想或许也有些理想化但是这个多少是一个方向至少比那种武将在边疆打生打死然后只能得封一个小关内侯然后跟在皇帝身边干尽坏事的谄媚文吏竟然可以封列侯的情况要好得多。

    那么不是武将一般的文官或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不是就没有获取爵位的可能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呢?

    并不是。

    下一步斐潜还想继续拆分先秦的二十等勋爵体系而且是很简单的拆分就是拿出汉代两千石的等级来直接套用。

    汉代两千石有四个档次中、真、元、比。元两千石就是原来的两千石其上有中两千和真两千然后在两千石之下有比两千。所以说如果将这一套标准直接用在了军功二十等爵位上就立刻扩展出八十级的体系出来基本上来说就差不多够用了。

    人最怕没有目标。

    勋爵体系就是面向全大汉所有人都可以去争取嗯当然也是名义上的都可以。实际上出身的高低也决定了勋爵的起始位置。

    像后世游戏当中那些虚假的丝毫不能给现实生活任何裨益的角色等级还不是有大把大把的人会没日没夜的死命又氪又肝氪了再肝肝了再氪等等若是现实当中直接有等级挂靠然后纵然是下调了对应的待遇标准但是实打实的生活标准可以改变提升会不会掀起如同前秦一般疯狂去肝的热潮来?

    而要做到全民热肝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数据统计系统然后每年或是每隔三年搞一次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度进行升降等等的操作使得勋爵上下流动起来还怕全民不肝到死?

    所以大力的推广数学还是很重要并且也是很紧迫的任务啊……

    以上三大爵位体系可以说就基本上覆盖了王朝的大部分方面需求然后不管是王爵、侯爵、亦或是勋爵都代表了拥有一定的『超制』权限什么见官不拜都是基本了还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前秦的爵位就规定了吃饭几个碗几道菜等等。若是加以细分对于身处不同等级相对应的门户建筑、车马服装乃至祭祀规格、日常用度都有着不同的规定若敢超越本身所处的等级便称『逾制』属于犯法行为。爵位另外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可以抵罪除非是大不赦之罪都可以依照律法进行抵消。

    同时勋爵体系又可以反过来制约王爵和侯爵体系毕竟勋爵体系的之中的人才是最多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勋爵群体都是以国家名义进行发放所以只有这个国家在勋爵体系才能存在就像是后世最不希望服务器关停倒闭的自然就是又肝又氪的普通用户……

    王爵就不说了没有实权的王爵基本上来说也就断绝了造反叛变的可能性。

    侯爵之中能造反叛变的多数都是在军中形成的上下级别稳固的纽带关系而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派别关系多半是因为封建王朝当中将军多半对下属有极大的奖惩权限所导致的。而如果说登记核查制定下发奖励的并不是统帅军队的将军本人那么统帅将军还能有条件造反么?

    就像是当下骠骑军中但凡是兵卒都知道脖子间悬挂的铭牌用来记功功勋满了什么标准去找军功官登记换取田亩或是钱财都不必通过统帅批复就可以获取。统帅的将军更像是服务器当中的gm虽然掌控军中军法雷霆万钧也可以刷怪刷装备什么的给玩家一定好处但是要是被审查出来追踪到了数据甚至是说要鼓动一帮玩家跳槽换服务器……

    那就呵呵了。

    当然这个爵位体系的工程量也不比反腐工程小多少只不过有这样一个方向总比什么方向都没有乱走一起要好得多。

    而这些爵位的礼制标准日常生活待遇乃至于抵罪等等细则就是斐潜下一步可以交待给儒生去完善的事情了。

    儒家不是最擅长『礼』么那么制定以及教化这些『礼』就是儒家当仁不让的主要职责了还用得着担心儒家子弟闲着没事干乱琢磨什么谶纬之言?这么庞大的摊子要细化稳固下来并且不断补充修缮并且宣扬教化就足够儒家忙活的了。

    然后从原本士族子弟当中儒家体系之内再剔除出来一部分人类同于徐岳那样的专门负责审计核计在民则是审核民生在军则是审核军功实际上就基本等同于担任了监督检察的职责。

    最后再加上军中退伍下来的人员担任地方武警按照制定出来的『礼』根据审核出来的问题行使抓捕刑罚等等权限将地方士族宗族的执法权剥离开来那么也就基本上搭建起在封建王朝之下的三权分立体系了。

    虽然有些理想化但是这也是斐潜所能想到的最为适合华夏封建王朝的分权制度了而且这一套的制度如果真的建立起来斐潜觉得远远比杀男人捅女人或者反过来多少是高大上一些。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实有一定的规则从某个角度来看反倒是公平的。

    最怕就是明明有规则但是有人破坏了之后并没有得到惩罚这才是祸乱的根本。就像是排队等公交如果是有人可以随意插队不受惩罚那么之后还有人排队么?当行善的成本远远高于行恶的成本的时候整个社会还会向善么?

    华夏封建王朝历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搞什么『法不责众』『众人』犯法就不叫犯法了?假借『众人』之名行个人私欲的历朝历代还少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法不责众』呢?还不是因为屁股坐在士族世家的基础上这些把持地方聚集人口的士族大姓自然时时刻刻都是代表着『众人』『法』又如何能责到这些人头上?

    儒家之所以越往后越发的表现混蛋就是一方面制定各种礼法然后一方面又想要将自己从这个礼法当中摘出去免除各种惩罚于是乎就整天捉摸着设些后门钻些空子什么的再将孔子等所谓圣人招牌挂在那些被这些人钻营出来的窟窿外遮羞最终便是国家大坝轰然垮塌这些家伙又树倒猢狲散的去找下一家。

    规矩和遵守规矩同样重要。

    太兴三年七月初五诸事皆宜百无禁忌。斐潜带着大臣们登上了龙首原拜将坛开始正式授拜分封诸位将领也代表着斐潜推动爵位改革的第一步在一干众人的兴奋之中悄然前行。

    先举行的自然是对于天地的祭拜对于天子的致敬。皇权么还是有必要维护的至少在面子上这不光是针对于天子刘协而是关系到对于整个国家的认可度。至少在现在维护大汉的形象远远比诋毁大汉要更容易让一般的百姓接受。

    献祭天地天子的仪式之后战鼓隆隆而起军中号角手站在拜将坛之下在鼓声当中举起号角一同长鸣。

    六十四名由长安士族世家良家子以及守山学宫学子共同组成的队列在祭坛之下广场中迎风而立高声吟诵: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台下正在队列当中张辽闻声不由得浑身一抖忍不住也仰头用着略显得有些嘶哑的声音和唱道:『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赵云看了看张辽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微微垂目神色也是略有变化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

    汉乐府战城南是绝大部分士族子弟都学过的甚至军中兵卒多少也有学过此时此刻也都纷纷应和起来『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一时间声震四野其声悲切壮烈滚滚如同雷霆。

    早一些的时候斐潜用的是先秦的那个『同衣同袍』作为祭奠阵亡将士的曲目但是后来有人谏言不妥最终便换成了汉乐府《战城南》。

    在祭坛前方广场之上战城南乐曲渐入尾声随着最后一句『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三叠而尽鼓声再变然后号角手退下钟磬丝竹等等加入了进来而六十四名的舞者也在钟鼓乐曲之中开始进退变幻了起来。

    今日用的便是黄月英当日决定的帗舞。虽然是小舞但是当六十四人一同舞动的时候尤其是其中十六人高高举着镶嵌了黄金玉石悬挂了五彩丝绸的长柄木帗挥舞起来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还是相当的绚丽多彩引人注目动人心魄。

    整体整齐度么大体上还算可以。

    斐潜站在拜坛之上居高临下自然看得清楚毕竟是以良家子组建的临时舞者队列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打磨到了这样的程度也算是不错了。

    帗舞的华丽多变将原本祭奠将士亡魂的悲伤调和了一些待到帗舞结束之时伴随着钟鼓再一次的轰鸣祭坛上下左右一同高喝出大汉开国皇帝的那三句著名词章代表着拜封仪式正式开场!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三句但在重复了三次的叠唱之下又是有雄浑的钟鼓伴奏磅礴气势冲天而起震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