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文艺时代》 第一章 回到黄瓜园 铛铛—— 铛铛—— 1991年,八月末。 金陵,黄瓜园外,一辆蓝白相间、圆圆的“铁胖子”缓缓停下,后面的售票员胳膊伸出车窗敲了几下铁皮,喊道:“靠边,靠边。” 原本快要靠上铁胖子的几辆自行车一下子散开了。 售票员又提着嗓子喊:“黄瓜园到了!” 于东背着一个大大的牛仔包挤出了公交,甫一下车,一阵清风吹过,令他身上的每一处细胞都绽放开,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秋天刚冒了个头,太阳依旧在天上发威,坐公交这一路上,人挨着人挤成了沙丁鱼罐头,汗水早就浸湿了衣裳。 咣当咣当,身后的“沙丁鱼罐头”又行驶起来。 相较于燕京,金陵这边的交通要落后不少,现在金陵街上主要的公共交通就靠这个蓝白大胖子。 当地人喜欢叫它大辫子,盖因它头上拖着两个电线,远远地看去,像是两根麻花辫子。 公交售票员也不是什么容易干的差事,一路上上上下下这么多人,他们既要记住哪些人买过票,哪些人没买过票,又要记住哪一位该在哪一站下车,不让任何人讨得了便宜。 绕过了公交车站,于东朝着不远处的金陵艺术学院大门望去,那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没想到,兜兜转转,几十年过去,他又回到了这里,这个他曾任教十多年的地方。 两个多月前,于东重生了。 2019年年底,跟病魔抗争了十几年的于东最终闭上了双眼,可是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面对的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真实又虚幻的九十年代初。 现在他刚从燕京师范大学华文系毕业,被分配到金陵艺术学院担任工艺美术系的辅导员。原本两个月前他就要到单位报道,是他主动请假先回上沪老家待了两个月。 那时候他的想法很单纯,就算这是个梦,他也想在梦里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尽一尽自己一直没尽到的孝道。 两个月过去,梦还没醒,他就匆匆赶到金艺来报道了。 再不来金艺这边就要爆炸了,这段时间学校是左一个电报右一个电报的在催,弄到最后燕师大那边也开始催。 “于东你也太不像话了,金艺都快开学了,你这个辅导员都还没就位。当初是你自己不想留校,才放你去的金陵,你现在什么意思?反悔了?……迟了!给你两天时间,赶快给我滚到金艺去,不然就别去了!” 电话里,于东的导师胡月明气得直跳脚,把于东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过胡月明的痛骂也让于东渐渐有了真实的感觉,感受到自己真的是回到了1991年。 此时的金艺门口非常热闹,虽然明天才到报到时间,但是已经有不少学生赶到了学校。门口张着不少横幅,上面写着“欢迎1991级新生入校”之类的话。 学校的外墙,上面有白石灰刷的一排大字。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学弟,你是哪个系的?” 于东正看着学校大门发呆,不知道什么时候面前站了两个女生。跟一路上所见的其他人不同,眼前这两个女生打扮得时髦很多。 一个头发齐肩,上身v领衬衣,下身藏青色长裙,踩着一双带跟小凉鞋,很是爽利。 另一个一头蓬松长发,搭配着束腰碎花连衣裙,微风轻抚裙摆,上面的碎花随之舞动,连带着周围的空气也清新起来。 听她们问话,于东知道自己被误认成学生了,他正要解释,一个中年人三步并两步赶了过来。 “你是于东同志吧。” 来人三十多岁,虽然天气依旧比较炎热,他却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 这个中年男人于东认识,这是他共事了十几年的同事刘昌敏,也是工艺美术系的授课老师。 于东看着刘昌敏,内心百感交集。 阔别多年,如今故人重逢,于东有种想要上去把对方抱住的冲动,却又生生忍住了。 因为对刘昌敏来说,他们不过是初次见面。 “你就是刘老师吧。”于东露出自然的笑容,跟刘昌敏握了握手:“劳烦你出来接我。” 刘昌敏没想到于东这么热情,之前主动担起接待新同事地任务时,吴校长就特意叮嘱:新来的于老师是个闷葫芦,你作为学校老人,要多多照顾,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 看来吴校长对新来的同志也并不了解。 刘昌敏又注意到旁边两个女生,表情有些意外:“何远啸,傅清欢,你们两个在这干什么?” “刘老师好。”长发女生做了个报告的手势,“我跟笑笑出来迎接新生的。” 说着,她把目光投向于东。 刘昌敏看到她的目光,笑了起来:“这是你们工艺美术系新来的辅导员于老师,可不是什么新生。” 两个女生露出惊讶的表情。 “哇,于老师好,于老师带哪个班啊,是带我们班么?” 刘昌敏摆了摆手:“你们班有何老师,不是迎接新生么,在这里杵着干什么。” 被刘昌敏训了一句,两个女生嘻嘻地笑了起来,挥手跟于东他们告别:“刘老师,于老师,再见。” “她们是美术工艺三年级的学生。”刘昌敏解释了一句,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她们两个跳脱一点,其他学生不这样。而且你带的是大一,新生要乖一些。” 他是怕这两个跳脱的女生把新来的于老师吓住了。 于东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不过他倒是挺惊讶的,虽然这两个女生不是他带的,但是这样突出的风格他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看来上一世的他,对这个世界确实也太过漠不关心了。 “时间不早了,我带你进学校吧。你不知道,你迟迟没来,吴校长头发都急白了。你们班今天已经有学生来报到,我让人安排好了,晚上的时候你去看看,跟他们认识一下。” 于东点了点头:“辛苦了。” …… “咱们学校不大,跟你们燕师大肯定不能比,前面这两栋教学楼……” 刘昌敏带着于东一边往里面走,一边介绍着学校的情况。 于东对这里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不过也总能看到一些令他惊喜的东西。 比如图书馆门口的破石头,这石头据说学校迁址黄瓜园后就一直在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流传一个传说,只要在皓月当空的时候抚摸石头三次然后许愿,就能实现愿望。 金艺的学生愿望多得数不胜数,几乎每个人都干过摸石头的事情,经年累月,石头被盘得越来越圆润。 不过到明年,学校修建新校门就要移走这块石头。 于东还记得,前世移走石头的时候,还有不少虔诚的学生过来送它。 如今隔了一世再次见到它,又为于东心中添了一些故地重游的感觉。</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章 感觉于老师不一样 金艺的校园确实不大,走了没一会儿两人就到了职工宿舍。 三层楼围一起的小院子,院子中间是一片打理得当的菜圃,菜圃边上立着一个手压井。 金艺的职工宿舍条件不好,没有装自来水,平时老师们想要用水就靠着一口压井,或者跑到前面政务办公楼接自来水。 到了饭点或者洗澡高峰期,压井边上总是排着队。 “你的宿舍在这边。” 两人踱过院子,走到一楼东南角的一间房间门口。这是一间单人间,里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白灰墙面能看出之前被钉过不少画报的痕迹。 屋里面的家具也很简单,一张单人床,一面衣柜,一张书桌,一个面架。 除了面架亮着红漆,其他几件都能看出是旧物什。 于东把牛仔书包顺手往桌上一放,开始打量起房间,这房间跟他印象中区别不大,不过此时再看却感觉破旧很多。 刘昌敏在旁边等于东看了一会儿,举着手表说道:“于老师,你把包放下,我带你去领物资。” 他又从书桌的抽屉里面拿出一副锁递给于东:“宿舍区没什么杂人,不过还是锁门保险点。” …… 学校发的物资也不多,两套被褥、一个搪瓷脸盆、两个搪瓷水杯、一卷凉席、一个本子、一支笔。 于东将被子和凉席铺上,简单地把房间整理一下。 先去食堂吃了个饭,然后径直去向男生寝室。 男生宿舍在西北拐角处,要是刚到金艺恐怕是真不太好找,不过于东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 从西边楼梯上去,转个弯就到了202宿舍。 刘昌敏告诉于东,工美新生来了三个,都安排在202。 宿舍的门虚掩着,于东正要推门进去,却听到里面传来一道高亢的声音。 “同学们,同志们,我带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跟你们宣布一个好消息。就在今年五月份,由华夏科幻协会主办,《科学文艺》杂志社承办,世界科幻协会在蓉城举办了年会!会上,世界科幻协会将最佳期刊颁发给了《科学文艺》。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这意味着我们华夏科幻的低谷期将要过去,一个崭新的、蓬勃的科幻世界将要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所有人都将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站在外面的于东,能想象到声音的主人此时是如何的激动。 他已经听出声音的主人是谁了,作为他带的第一届学生,1991级工艺美术二十三个学生,每个人他都印象深刻。 而这个声音的主人曲爱国,更是这二十三人中最为跳脱的一个。 于东慢慢推开宿舍的门,身材魁梧的曲爱国浑身上下只穿着一条三角红裤衩,手里攥着一叠报纸站在右中上铺。 曲爱国正满脸通红地向其他两个室友宣布好消息,忽然听到推门声,吓得一个激灵,彭咚一声摔在床上,然后迅速用被子盖住了身体。 等到确定自己遮住了身体之后,他才转头看向门口。 见到是个男人,曲爱国松了口气,笑着说道:“哥们,进来敲个门啊先,你这是要吓死个人!” 于东瞥了他一眼没说话,又看向其他两人。 跟曲爱国的“衣衫不整”不同,李慧祥和王进穿得整整齐齐,坐在下铺。 再看地上,行李东一摞西一摞看着很乱,于东眉头一皱,辅导员的派头一下子摆了出来,厉声道:“这才刚来第一天,寝室就弄得这么乱,要是给你们待四年是不是就要成猪窝?” 曲爱国他们三个愣愣地看着于东,不知道这个看着跟他们差不多的帅哥是什么来头。 小胖子李慧祥心有戚戚地问:“你是我们学长么?” 于东直接亮了身份:“我是你们辅导员于东。” 一听是辅导员,上铺的曲爱国吓了一跳,顾不得暴露身体,一骨碌爬了下来。 三下五除二,摆在他床下的行李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干完之后,这家伙带着一脸谄媚的笑:“于老师好,于老师大驾光临,202宿舍蓬荜生辉呀!” 王进和李慧翔终究是慢了一步,不过也都各自起身收拾起来。 他们两个不如曲爱国油腔滑调,行李收拾好了之后乖巧地站着,脸都红彤彤的,大概是觉得第一天就让辅导员抓了卫生,有些不好意思。 于东也并不是真的要训斥他们,多少有些捉弄的意思。此时看到王进和李慧翔被吓得不敢说话,也就没有再逗他们。 他露出和善的笑容,在旁边的空床铺坐下,又对三人招了招手:“你们也坐吧……还有,曲爱国你把衣服穿上。” 曲爱国贼贼一笑,“于老师,我今年本命年。” “看出来了。” “嘿嘿,我看您比我还小吧。” 于东乜了他一眼,“怎么,你意思是我还得管你叫哥?” 曲爱国连连摆手:“不敢,不敢,我就想说于老师您年轻有为。” “别拍马屁,快把衣服穿好。” “遵命。” 等到曲爱国套上衣服,于东才再次开口,“我刚才在外面听到有人在做慷慨激昂的演讲,是你么?” “是我在说话,也算不上演讲……”曲爱国摸了摸脑袋,“就是跟新同学们分享一下好消息。” 于东又问,“你很喜欢科幻小说?” 曲爱国缩了缩脖子,“于老师,上大学了也不能看课外书么?” 于东被他的怪样子逗笑了,“我有这么说过么,我就是简单问问,你是不是喜欢科幻小说?” “我当然喜欢,而且不仅是我,你问老王和慧祥,他们两个也喜欢。” 于东看向李慧祥他们,二人点了点头。 看到他们点头,于东内心有些自责。上一世他当了他们四年的辅导员,也不知道他们喜欢看科幻小说,上一世的他像是个睁眼瞎子,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没有发现。 不过他也是幸运的,老天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让他重新去发现。 “你们平时喜欢看的科幻小说有哪些?” “于老师,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郑文广的《飞向人马座》,还有《星星营》也很好……” 说起自己喜欢的小说,曲爱国打开了话匣子。就连比较腼腆的王进和李慧祥也热络起来,参与了讨论之中。 谈到后来,聊到关于未来的话题时,曲爱国忽然问于东:“于老师,你说几十年后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会像科幻小说里面一样么?” 曲爱国只是随口一口,但是于东却认真地思考起来。 对别人来说,这个问题需要想象,但是对他来说,只需要回忆。 那是他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是存在脑海中一幕幕真实的画面。 沉吟了半晌,他缓缓开口:“二三十年后的生活,或许不如科幻小说,也或许超过科幻小说。人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近,甚至只用一面小小的玻璃板就能做到面对面交流,路上到处都是汽车,白天和黑夜也不像现在这样分明,因为晚上会变得灯火通明。出门也不必带着钱包,刷脸就行了……” “于老师你刷脸肯定行,我们几个大概就不行了。”曲爱国笑呵呵地说道。 “是啊,于老师,你这么帅,以前肯定有很多女同学追你吧。” “那还用说。” 其他两人也笑着附和。 于东摇了摇头,他们三个是误会了刷脸的意思。 曲爱国又说:“于老师,你要是写科幻小说肯定很厉害,说的跟真的似的,我都差点信了。” 听到曲爱国的话,王进连忙戳了戳他胳膊。 曲爱国回头看了看王进,不知道王进是什么意思,王进也只是摇头。 于东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不过也没说什么,看着时间,他起身道:“时间不早了,你们早点休息,记得明天早上八点钟到政务楼门口集合。” “好,于老师您慢走。” 等到于东走远之后,曲爱国问王进,“你刚才戳我干什么?” 王进猴了他一眼,“你呀,就乱说话。于老师是燕师大华文系毕业的,听说之前还在《收获》上发表过文章,怎么可能写科幻小说。” “怎么不能——”说到一半,曲爱国忽然泄气了。 这几年科幻小说在华夏名声不太好,文学家和学者们都不愿意往上沾。 “我总感觉于老师不一样。”曲爱国不甘心地嘀咕了一句。</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三章 老吴 于东从男生宿舍出来,刚回到宿舍,看到他门口站着个黑影,那黑影像是有什么急事,来回地踱着脚步。 走近了,于东才认出来是刘昌敏。 他意外道:“老……刘老师,大晚上的你来找我有事么?” 刘昌敏见于东回来,喜道:“你回来得正好,吴校长说让你过去一趟。” “现在?”于东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这会儿已经八九点钟了。 “就现在。”刘昌敏肯定道。 “行吧。” 就这样,于东没进宿舍就被刘昌敏拉到了校长办公室。 把于东送到校长办公室,刘昌敏自己就先走了。 校长室的们开了一半,于东伸头往里面看去,昏黄的灯光下,两鬓斑白的吴常新埋头案上,正在处理工作。 于东暗自摇头,老吴这校长当得可真是没话说。 金艺的学生谁不知道,政务楼最早开的门是校长室的,最迟灭的灯也是校长室的。 咚咚。 于东轻轻地敲了门。 吴常新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看到于东,随即笑了起来:“是于老师吧,快进来坐,我这边还有点事情,快处理完了。” “不急,吴校长您先忙,不用管我。”于东笑着走了进去,没急着坐下,而是打量起办公室,想找出跟记忆中重合的部分。 吴常新瞥了眼于东,心说这小子倒是不怯场。 大概五分钟之后,吴常新放下了笔,从抽屉里面掏出一包烟,自顾自点上一根,然后又问于东:“于老师,来一根?” “校长不用客气,我不抽烟。” “不抽烟好。”吴常新点了点头,舒舒服服地吸了一口,似乎这一口烟能赶走这一天的疲劳,“我也不太爱抽,就是习惯了,改不了。” “这么晚了叫你过来,也是因为时间紧迫,你不要介意。” 于东连忙说道:“这事赖我,假请得太长,差点耽误了开学。” “不是差点,是已经耽误了。” 吴常新的话很直接,不过他并不是生气,这一点于东认识他那么多年,自然是清楚的。老吴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人,不把话放在心里,这一点让人很舒服。 而且这事也确实是于东自己做得不对,即便吴常新生气也是理所应当的。 没等于东说话,吴常新继续说道:“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但是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你的任务很重,所以需要加紧时间。辅导员,说好做也好做,说难做,也确实有点难度。这一点,我不跟你说太多,碰到什么问题可以去问刘昌敏,他是授课老师,也做过辅导员,经验很丰富。” “嗯,刘老师是个热心肠,帮了我很多。” 吴常新点了点头,透过烟雾看向于东,眯着眼睛说道,“另外,我有个私人问题想要问你。” 于东挑了挑眉毛,“您说。” “你来金艺,你们胡校长跟我联系过。他对你很欣赏,本来想要留你在燕师大,但是你给拒绝了。我能问问,你为什么不愿意留在燕师大么?” 这个问题…… 于东自己都已经记不清答案了。 他重生过来的时候,拒绝留校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 所以对他来说,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 想着想着,还是想起来了。 哦,是因为感情。 他有一个女朋友,叫夏杨燕,同班同学,谈了一年多。 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爱情,夏杨燕长得漂亮,又主动追求。都说女追男隔层纱,于东也没落俗,不做什么抵挡就答应了。 后来分配单位,夏杨燕想要留校,但是他们华文系这一届只留一个,基本上定的就是于东。 看到女朋友天天为了留校的事情闷闷不乐,于东脑子一热,选择了拒绝留校,把机会让给了她。 一开始,故事还依旧美好。 夏杨燕感谢男朋友为她的付出,说再过两年大家工作稳定了,她就嫁给他。 当夏杨燕说要嫁给他的时候,于东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同时心里也燃起了一份冲动,那是之前跟夏杨燕谈了一年多从未有过的冲动。 一个女人说要嫁给一个男人,似乎是对那个男人至高的肯定。 带着这份冲动和对未来的憧憬,于东来到了金艺。但是人生总不像人们所设想的那样,时不时的,老天爷会给你来一记回旋踢。 几个月之后,于东收到了夏杨燕的分手信。 原本以为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夏杨燕的背叛,但是时间总是悄悄地在改变某些东西,他重生两个月以来,竟然一次都没有想到过她。 于东也弄不明白,自己到底是真的已经淡忘,还是内心深处在刻意回避。 而且现在也有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他还没有收到夏杨燕的分手信,按照故事发展,他们的恋情还要持续两三个月。 “是不是我的问题不该问?” 吴常新的话打断了于东的回忆,于东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不能问的,其实是因为我父母都上了年纪,我不想离家太远。” 对于于东的回答,吴常新将信将疑,不过也没有继续往下问。 他弹了弹烟烟灰,说道,“那好,我这边没有其他事情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于东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过头,说:“吴校长,您也要保重身体,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您有一个好身体,才是我们所有人希望看到的。” 上一世老吴就是累死的,在于东之前几年就去世了,当时于东拖着病体还去参加了老吴的葬礼。 他还想让吴常新不要再抽烟了,但是这样会显得他这个新来的教师太不知天高地厚。 就这么说了一句之后,于东拉开门走了出去。 办公室的门一开一关,一阵凉风从屋外吹进来,白炽灯跟着微微摇曳,香烟烧出一缕烟雾绕着灯光盘旋,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吴常新盯着门口好一会,最终欣慰地笑了起来,他能听出来奉承和真心之间的区别。 轻轻地把手中的香烟摁灭,他准备今晚早点下班。</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四章 未来世界 于东回到职工宿舍的院子时,整栋楼已经没有几间房还亮着灯,这个时代没有各种社交网络和短视频app,大家普遍睡得很早。 院子里面虫鸣蛙叫此起彼伏,夜晚的风有些秋天的意思了,带着凉意侵袭过来。于东拢了拢衬衫的领口,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单间。 回去之后,于东生怕吵到其他人,小心翼翼地从压井取了些水冲了个澡。 透心凉的井水把他攒的那些睡意冲得干干净净,整个人变得抖擞起来。 既没有睡意,也就不急着睡觉,索性从包里掏出一沓被压皱了的报纸。 这是他白天出火车站后随手买的一份《杨子晚报》,白天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没有抽出时间看。 借着昏黄的灯光,于东读起手中的报纸。油墨的味道跟纸张的毛草味混在一起扑面而来,铅字印在上面,像是长了毛,虽然粗糙,却也变得更加生动,仿佛下一刻这些小字就要从纸面上跳出来。 只是刚看了几段,于东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跟他印象中的《扬子晚报》大相径庭,作为金陵的官方报刊,一般报导的都是时事新闻、政策热点,标题向来严肃,文章通常也非常规整。 可是手上这份报纸,却满篇都是市井新闻、八卦趣事。 某省某市某村某家养了某猪生了个大象。 某山某林某庄某人娶了个媳妇是个男人。 某年某月某日某户…… 整篇志怪新闻居多。 翻到末页,大版面变成一个一个豆腐块,上面写着很多个人信息,有些求配偶,有些求笔友,有些打广告,活脱脱一个社交板块。 于东满头疑问,将报纸翻到首页,认真看了抬头的报刊名,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他买的不是《扬子晚报》,而是《杨子晚报》,两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看来是某个“聪明”的商家,为了蹭《扬子晚报》的热度,给弄了个双胞胎。 不过虽然商家用意不纯,但是于东倒觉得这报纸销量应该会不错。因为里面写的新闻像是志怪小说,却能引起人的猎奇心理。 随手又翻了翻,翻到中间的时候,于东忽然眼睛一眯,在中间的某页停了下来。 “世界科幻协会1991年年会在蓉城圆满落幕!” 于东感觉有些奇妙,之前才从曲爱国口中听到科幻年会的事情,没想到现在又再次见到。 这次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是在蓉城举办,由华夏科幻协会主办,《科学文艺》杂志社承办。 《科学文艺》获得了世界科幻协会最佳期刊。 同时,《科学文艺》也颁发了今年的银河奖,获奖作品是《太空修道院》,作者谭立和覃白。 谭立,于东不认识。覃白,却是个熟人。 覃白是《科幻世界》主编谭锴的笔名,前世于东跟他还有过一面之缘。想到这里,于东在新闻里面找了起来,最终果然让他找到。 “本次大会,《科幻文艺》也正式亮出了他们的新刊名——科幻世界。” 科幻世界,这四个字,是无数华夏科幻迷心中的白月光,也是华夏科幻文学作家们心中殿堂刊物。 要说华夏科幻,就必然绕不开这个杂志,也必然绕不开银河奖。 别看新闻里把华夏科幻写得一片火热,但事实上这几年恰是华夏科幻的低谷期。 八十年代,国内涌出一波思潮批判,矛头直指科幻文学,直接让刚刚露出尖角的华夏科幻高塔轰然崩塌,之前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科幻杂志一个接着一个地毁灭,到现在也就剩下《科幻世界》这个“独苗”。 而《科幻世界》的日子不好过,因为“精神污染”事件,川省科协让杂志社自负盈亏,据说为了让杂志社顺利办下去,谭锴甚至偷摸弄了个有色刊物赚钱来补贴《科幻世界》。 这种情况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有所改善。 “不容易啊。” 于东喟然一叹,把报纸合起放在桌上,手掌一遍一遍地抚过报上面的褶皱,似乎想要把华夏科幻所经历的坎坷也一并抚平。 但是他知道,就算他把这份报纸抚得再平整,华夏科幻的现状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于是他轻轻地把报纸合上,又从包里取出写作本和笔。 他有满脑子的科幻素材,更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所见所闻,同一天内两次听到科幻大会的事情,他总觉得冥冥中自有注定,注定他该拿起纸和笔去做一些事情。 华文系的学生并不学怎么写小说,但是华文系的学生却在写小说这件事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于东脑海中有东西的时候,他能很快地将他们体现在纸墨之间。 只用一个小时,于东就把故事大纲列了出来。 这是一个在后世看来很老套的故事,故事大概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华夏学生,无意中碰见了一群有着特殊能力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和研究这些特殊能力之人,最后却发现这个世界不过是一个游戏,而他们大部分人不过是一堆数据。 原来真实的世界经历了大战,早已濒临毁灭,物质匮乏,到处都是辐射,人类能够生存的空间极速变小。 为了让人类减少活动,政府设计了一款游戏,希望人们能在游戏里过上“正常”的生活。 主角其实是生在末世的人类,婴儿时期就被迫进入了游戏当中,现实中的他是一坨无法行走的肉泥,每日靠着政府发配的营养液生活。 而那些有着特殊能力的人,只不过是系统的bug而已。 主角一生都在追寻真相,但是当他发现真相之后,他的世界却也跟着坍塌。 有点像后世的电影《骇客帝国》和《楚门的世界》,又似乎脱胎于小说《神经漫游者》,但是于东却仔细地在里面穿插着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让故事丰满起来。 很多科幻小说家穷其一生都在想着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是于东却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他比别人多了一个世界——三十年后的世界。</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五章 苏桐 第二天一大早,于东就赶到了政务楼门口。 昨晚他列完大纲之后又忍不住写起正文,一写就到了半夜,要不是因为今天有事他强迫自己睡觉,可能都要写一夜。 也就是现在年轻,虽然只睡了几个小时却感觉精神还是很好。不过于东也告诉自己,以后熬夜这种事不能再干了,上一世怎么死的他可没有忘记。 没有一副好的身体,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曲爱国他们还没到,于东四下看了起来。 七八点钟的金艺开始热闹起来,高年级的学生们踩着初秋的晨气开始了一天的活动,操场角落扎了一堆学生,嗯嗯啊啊的叫着,不用去问就知道是声乐系的学生在练声。 一些晨起跑步的男生,围着操场绕圈,只要绕到角落处,速度就自动降了下来。 声乐系练声并不好听,吸引这些男生的也肯定不是咿咿呀呀的鬼叫。于东定睛一看,便找到了答案,原来声乐系的女生一个赛一个好看。 一只早起找虫的鸟儿从空中路过,像是巡视军队的将军,在空中转了两圈,飞走前长长的尾巴一翘,一颗白色的“炮弹”直直投射下来。 某个声乐系的幸运儿被“炮弹”砸中,哇的一声叫了出来,原本有节奏的“咿咿呀呀”忽然混乱起来。 于东看着远处混乱的场面,脸上都是笑意,这该死的青春气息,教人根本没有办法挪开眼睛啊。 “于老师,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于东回头看向气喘吁吁的曲爱国三人,又看了看手表,笑道:“七点五十八分,你们没有迟到,走,我带你们去吃早饭。”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原本看到于东已经到了,他们心里有些发怵,怕于东怪他们来得太迟,没想到于老师不但不怪他们,反而还带他们去早饭。 于老师真是个好老师啊! 吃过早饭之后,于东给迎新工作做了划分。 他自己自然是坐镇接待处,为新来的学生登记信息、分配宿舍。 而曲爱国他们则负责带着新同学们去领物资、认宿舍。 他们的工作任务并不重,工美班总共就二十三人,去掉曲爱国他们就剩二十人,即便是一天接完,也就半小时接一个。 所以每来一个学生,于东都会跟人多聊一会儿,把学校的情大致跟学生说一遍。有的时候,学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好几口上阵,于东就更来了兴趣,拖着人家家长拉家常。 这样一来,工美接待处这边的情况就有些引人注目了。 别的接待处,老师们为了追求效率,登记完信息最多交代两句,摊位前基本没什么人。而工美这边,于东跟学生以及家长们聊上了天,后来的学生家长又跟先来的家长们聊上了天,大家围在一起,像是在开交流会。 刘昌敏远远地看到工美接待处围了一群人,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新来的于老师不会闹出什么问题来吧,他毕竟刚毕业,经验少。 因为放心不下,刘昌敏急匆匆地赶到工美那边,刚走近就听到于东在人群中哈哈大笑道:“各位家长请放心,我呢,专业课给不了他们太多帮助,但是生活上肯定会尽全力。金陵我很熟,等军训后我就带他们四处逛逛,采采风,写写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大学嘛,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多走走,开拓视野……” 刘昌敏听到于东的话,表情一滞,这哪里是闹出了问题,简直是师生家长和睦的典范,没想到这于老师搞人际关系竟然这么拿手。 不过也有点爱说大话了,刘昌敏看过于东的资料,土生土长的上沪人,大学在燕京,怎么可能对金陵很熟。 当然在刘昌敏看来,这也无伤大雅,要是干什么说什么都板板正正的倒不行了。 如果刘昌敏的想法被于东知道,肯定会笑掉大牙,因为在于东眼中,刘昌敏恰是那种干什么都板板正正的人。 …… 工美的新生都很积极,第一天,全班二十三个学生全部到齐。 于东把他们安顿好之后没有急着给他们开会,让他们明天休整一天,然后明天晚上再开个军训动员会,顺便提前安排一些后续事务。 晚上吃过晚饭,他本想拉着刘昌敏出去散步,却因为刘昌敏有事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出去。 借着时有时无的路灯和没精打采的月光,于东出了黄瓜园,不知不觉走到了秦淮河边。 沿着河边,有一段石子路,踩在上面,每一步都引起一阵吱吱的响声。河面上的月亮,被波纹扭曲了形状,像是风中舞动的裙摆。夜幕下面渐渐地静了下来,只有水里的蛙声开始热闹起来。 蛙声不知道从哪里发出,却在两岸回荡,快要消弱时,另一道蛙声又加入进来,变得更加响亮,于东踩着石子,心里也跟着愉悦起来。 他往前走了几步,探头在水面巡望,还没找到蛙叫源头,却听到后面传来一声焦急的叫喊:“别——” 于东吓得一个趔趄,差点掉到水里。 等他稳定身形,回头看去,路灯下站着一个身材敦厚的男人。 再走近几步,才看清楚男人的模样。男人中等个子,黑框眼镜上边吊着两条又粗又短的眉毛,眼睛不小,却是眯起来的,只剩两条狭长的细缝。 长袖衬衫的袖子被捋到半截,双手趟着辆二八杠。 这模样,看着有些面熟,于东想了一会,忽然拍着脑袋,惊喜道:“你是苏桐!” 苏桐原本以为于东要沉湖,见他没有往下跳,正松了口气,又听于东喊他名字,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你认识我?” 于东笑着解释道:“我也是燕师大的,刚分到金艺当辅导员。” “难怪,原来是师弟。”苏桐恍然,他又朝着金艺的方向看了看:“这大晚上的出来遛弯嘛?我看你半天了,还以为你想不开,这秦淮河一年可要死不少人。” 于东看着苏桐,内心百感交集。 虽然他跟苏桐都是燕师大毕业,又都被分配到金艺当辅导员。不过时间上一直都是错开的,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交际,只是苏桐偶尔回金艺的时候照了几面。 苏桐这个时候已经蜚声文坛了,他的长篇小说《妻妾成群》在《收获》上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如果于东没有记错,应该就是近两年,张一谋就会把《妻妾成群》改编拍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时候苏桐也算是“出圈”了。</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六章 邀请 出来随便逛逛,就能碰到苏桐,于东也挺意外的。 “师哥这是往哪儿去?” 苏桐拍了拍自行车,笑道:“还能上哪儿,刚下班,回家。” 于东点了点头,苏桐这会儿应该是在《钟山》杂志社当主编。 “既然……”苏桐刚开口又停了下来,上下打量了一番于东,再次开口道:“你叫于东么?” 被苏桐叫出名字,于东有些惊讶:“师哥你知道我?” 苏桐忽然笑了起来,他其实也不确定,只是试着问一问,不过对方这回答等于是变相承认了自己就是于东。 “我知道你。”苏桐点了点头。 但是于东依旧疑惑,因为他问“你知道我”时,其实意思是“你怎么知道我”,想要的回答也不仅仅是“我知道你”。 苏桐把自行车停好,慢慢走到于东面前,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芙蓉王。 “抽么?” “不抽。”于东摇头。 苏桐笑了笑,自己抽出一支用火柴点上。 “我读过你在《收获》上发表的文章。”苏桐吐了一口浊烟,说道。 原来是这样,于东心中大概有了答案。他一辈子只在《收获》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那还是大一的时候,针砭了当时文学界很多作家的作品空无内容。 只是没想到苏桐竟然看过,而且好几年过去,他还记得。 “文章很好,我正想着有时间能见一见你,没想到你被分到金艺当老师了。”苏桐笑了起来,镜片后面的两条眼缝变得更狭长了:“怎么样,在金艺还好么?” 于东原以为苏桐会逮着他讨论文章的事情,却没想到话题一转,问起了生活。 “昨天刚来,正在适应。” “工作之后不比在学校读书时肆意,不过金艺的吴校长很好,你能跟他多学点东西。” “吴校长确实很好,不但工作认真,对新同事也很照顾。” “相信你很快就能适应。”苏桐点了点烟灰,“我现在在《钟山》工作,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我那里坐一坐。” “好。” 见于东点头答应,苏桐笑了笑,夹着没有抽完的烟起身,然后骑上车走了。 远远地看着苏桐的背影,于东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这个师哥看起来还挺奇怪的。只是可惜,现在这个时代局限太多,要是在后世,于东早就掏出手机跟苏桐扫一扫加好友了。 苏桐不仅仅是他的学长,也是他比较喜欢的作家,他们这批先锋派,包括余桦、格飞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 只不过……于东忽然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他终于反应过来刚才苏桐提到他在《收获》上发表的文章时为什么是那样的反应了。 他的那篇文章恰恰就把早期的先锋派中不少作家都批评了,先锋派流行的那两年风风火火,确实为华夏文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也同时滋生出不少空洞的文学作品。 作家过于表现意象,偏于意识流,导致作品在故事内容上落了下乘,失了根本。 就连苏桐早期的作品,也有这个毛病。 换言之,于东之前的那篇文章也把苏桐置于枪口之前。 “嗨,不想了,回去。” 于东摇了摇头,踩着月光踏上回学校的路,他今晚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既要准备之后的工作计划,又要继续自己的科幻小说创作。 …… 之后的几天,学生们在军训,而于东则赶集似的到处开会,一天一小会,两天一大会。 学校里面有什么事情,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开个会表决一下,小事小会,大事大会,有时候表决一次不行,还得来个二次三次。 有时候某个授课教师为了调课,还得向上打报告,紧跟着又得组织领导和相关同事开会表决。这些东西于东都经历过,所以并没有感觉太不适,只是每每开会的时候会议室里都烟雾缭绕,十个老师八杆烟枪,大家坐一起,议题还没弄清楚先散了圈烟。 于东自己把烟给戒了,却又得防着吸二手烟吸成肺癌。 其实大家都不想开会,但是真有事情的时候,不开会又似乎不行。私下里即便能够商量,也不如开会的时候当面宣布来得好,更像保持某种特定的仪式感。 有些老师也会开玩笑,说他们像是在“会所”上班。 这个时候“会所”是个新鲜词,还没有后世那样的敏感意味,所以那位老师才敢这样开玩笑。 军训到第六天的时候,于东刚结束一场迎新讨论会,就被吴常新叫到了办公室里。 一般的会议吴常新是不参加的,但是学校里面大大小小的会议他都知道。所以对于东最近的行程,吴常新也很清楚。 于东刚到办公室,吴常新就笑着问:“这些日子,光是大大小小的会就够你头疼了吧。” 趁着跟于东说话,吴常新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又给自己点上一支烟。最近关于于东的事情,他听刘昌敏汇报过几次,倒是有些超过他的意料,没想到于东这才刚毕业就能在大小事务中做到游刃有余。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老朋友胡月明对自己没说实话,胡月明当时打电话过来的时候,特意提过:于东这孩子文学理论扎实,也很勤勉,就是不善人际交往,比较沉闷。 现在看来,却全非如此。 就算不听刘昌敏的汇报,光是看着于东这个人站在那里,也能感觉他不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于东不知道自己的表现颠覆了吴常新的想象,更不知道吴常新因此还对他的导师胡月明产生了某种“误会”。 他笑着回道:“我初来乍到,能借着开会的机会跟其他同事多做交流,是我求之不得的。” “跟我就不用背谱子了,这些我也是经历过的。这次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认识苏桐么?” “苏桐?”于东看了看吴常新的表情,想要从中琢磨出为什么他会提到苏桐,但是老吴笑眯眯的脸上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他沉吟道:“算是认识吧。” “算认识?”吴常新靠着椅子抖了抖烟灰,“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上午他的电话从《钟山》打到了我的办公室,想要邀请你去杂志社一趟。”</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七章 组稿会 吴常新的话让于东感到意外。 一个礼拜前,于东确实在出去遛弯的时候遇到了苏桐,而苏桐也确实提了一嘴说让于东有时间去《钟山》杂志社坐坐。 但是怎么看也不至于到特意打电话邀请的地步,因为现在打电话并没有那么方便,所以苏桐才要通过吴常新来传话。 于东试探地问道:“苏桐有说是为了什么事么?” 吴常新摇了摇头:“这倒是没有言明,只说请你过去坐坐,好嘛,我跟他认识这么久,也没听他说请我过去坐坐。” 言语间,吴常新颇为不爽。 于东笑道:“大概是苏桐觉得吴校长你日理万机,抽不开身,也就不开这个口了。” 吴常新笑眯眯地盯着于东看,看了好一会,说道:“果然是师哥师弟啊,这人不在跟前呢,就急着帮他说话啊。行了,话我给你传到了,去不去你自己决定。要是想去,明天下午三点钟到杂志社就行。” 于东嗯了一声:“那我得请个假。” “批了。”吴常新干脆地说道。 ……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于东还在想着苏桐的事情。 能特意打电话,通过吴常新给自己带话,绝不可能只是邀请他过去随便看看。 至于到底是什么事情,于东一时也想不明白。 “唉,你这人走路怎么不看路呀!” 于东正在想问题,身体被某个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此时地上散落着几本图书,上面写着《音乐理论》之类,书的旁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正一脸怒容看着于东。 于东想了好几秒,才认出眼前这女人是谁。 金艺的美女老师很多,而声乐系的程砚秋绝对是学院里最出名的那个,不仅仅因为她长得漂亮,更因为她性格泼辣,作风大胆。 从她此时的穿着就能看出端倪,格子衬衫随意地敞着,里面穿了一件白色背心。下身一条窄脚牛仔裤,膝盖上面被人为划拉了几道口子,在这个时代,既反传统,又一点都不流行。 于东之前跟程砚秋没什么交际,连说话的次数都没有多少,所以对程砚秋的印象大多是来自于其他人口中的八卦。 即便是在大学学府,嚼人舌根这种事情也是常态。老师们不是圣人,平日坐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说些俗话。 在于东的印象中,程砚秋四十多岁都没结婚,所以外界传了不少怪话。 “你是个哑巴?”程砚秋看着把自己撞到的男人一言不发,又说了一句。 于东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伸出手去,“不好意思,是我走神了。” 听到于东诚恳的道歉,程砚秋反而气不起来了,她没有拉于东伸过来的手,兀自拍了拍屁股,自己站了起来,又从地上把自己的书捡起来。 “算了,也不怪你。” 其实是不怪于东,走廊的路这么宽,就算是于东在发呆,也不至于撞在一起,主要是程砚秋自己跑得急,又碰到个弯口,一没留神把于东给撞了。 照理说,错还在程砚秋。 只不过于东是个男人,身量又高,被程砚秋这么一撞他自己没事,反而是程砚秋被弹到了地上。 程砚秋吃了个大亏,心里来气,所以没头没脑地斥了一句。 一手抱着书,一手揉着屁股,程砚秋从于东身边走过,她大概是有什么急事,就算差点摔得屁股开花,脚步也一点没有放慢。 看着程砚秋的背影,于东摇了摇头,继续朝前走去。 第二天中午,于东在食堂吃过饭就出了校园,下午三点钟要去钟山杂志社,他提前出来是为了给《科幻世界》投稿子。 他的手速比较快,一个礼拜的时间就写了近四万字,要不是《科幻世界》要求投稿必须用格子纸,于东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誊写上,可能要写出来更多。 这本小说他自己命名为《第二世界》,全文设定三十二万字,投稿的这部分只占总篇幅的八分之一。 现在的车马很慢,邮件周期也长,说不定等他收到杂志社回信的时候,都已经完稿了。 郑重其事地把稿子寄出去之后,骑着从刘昌敏那借来的凤凰车,朝着新街口而去。 钟山杂志社距离南艺不远,骑车一会儿就能到。 此时的GL区并不十分繁华,远远的还能看到矗立在新街口西北边的金陵饭店,这座金陵标志性建筑依旧以110米的高度位居金陵第一高楼的宝座。 沿街到处都是三四层高的商铺,偶尔也能看到商贩推着小车叫卖,还有的练摊儿直接扎在路边,除了一边大力吆喝,还得时刻注意周围动静。 也有胆大的,于东就看到距离钟山杂志社不远的地方围了一圈人,圈子里面席地坐着个四五十岁的黑脸汉子。 面前铺着一张黄布,上面摆着十数个瓦瓦罐罐,汉子左手拿着把勺子,右手捡起瓦罐,把瓦罐里面的粉末往黄布上一撒,嘴里就唱去了起来: “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别长,熬鱼炖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属它强。凡是做菜它调味,没有花椒味不香,要问花椒哪里好,河nan开feng是家乡……” 原来是叫卖十三香,这可是个技术活,这玩意说辞一串一串,一套下来绝对是个完整的节目。 周围的人们冲的也不是这人卖的十三香,大概是为了免费听一段唱卖,有些人没听过,觉得新奇有趣,也跟着嗯嗯啊啊的哼。 于东看了一会儿,词太长,没听完就走了。 照着记忆,找到了钟山杂志社所在。 杂志社位置不好找,要过个巷道,穿个院子,然后沿楼梯上得二楼才能见到《钟山》的招牌。 于东刚上楼,迎面来了个中年男人,正急匆匆往外走,见到于东是生面孔,问了一句:“找人?” “嗯,找苏主编。” 那人哦了一声,朝里面一指:“靠左边走,走到头就是他办公室。” “多谢。” 两人擦肩而过,男人下楼梯下到一半忽然有回过头喊住于东:“小伙子,你是来开组稿会的?” 于东愣了一下,男人口中的组稿会他压根没听过。 大概是看到于东的疑惑表情,男人笑着摆了摆手:“没事了,你进去吧。”</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八章 你来试试 杂志社的外面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但是一进去却感觉内有乾坤。大厅面积不小,但是供人行走的走道却很狭窄。 工位之间挨得很近不说,几乎每个工位边上都会摞着一堆各种各样的书稿,因为工位上实在是没地方放了。 不少编辑正埋头工作,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越过高山似的书堆看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 这种不声不响的繁忙也让人感觉十分紧张,于东走在匝道之中,小心翼翼地腾挪辗转,既怕碰倒旁边的书稿,又怕弄出大声响惊扰到这些认真工作的人。 终于走到尽头,于东松了口气,看着门头上的主编办公室牌子,敲了敲门。 “进来。”苏桐的声音从里面穿了出来。 于东轻轻推开门,一股烟味扑鼻而来,苏桐坐在办公桌后面,一只手夹着烟,另一只手捏着笔。 苏桐正在忙着做下下版的版面设计,听到有人进来却不说话,就抬起头看了过去,见到是于东,他扬眉笑了起来,“是你啊,于东,来,快坐。” 放下笔,顺手就把烟灰缸拿了起来走到茶几旁边,“你不抽烟,我给你倒杯水。” 于东连忙说道:“师哥,不用客气。” “水还是该喝的。”苏桐笑呵呵地给于东泡了杯茶。 随后两人在沙发上坐下,苏桐看着于东说道:“是不是吴校长话传的有误,我跟他说的是三点钟,这才两点不到。” 于东摇了摇头,“吴校长说的是三点,是我自己来得早了。正好在附近办点事情,就先过来了,没打扰你吧。” “说笑了,我恨不得你早点来,只不过是怕耽误你时间。”苏桐吸了最后一口,把烟摁灭,继续说道:“今天请的不止你一个,还有毕飞雨、叶兆延他们,主要是为了组下下版的稿子。” 原来真是为了组稿! 刚才在门口听到那个男人说组稿的事情时,于东心里就有了预料,但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钟山》杂志社要组稿,凭什么找自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刚从大学毕业的人? 听苏桐的意思,今天的组稿会还有毕飞雨、叶兆延。 毕飞宇就不说了,他后来当了苏省作协主席,只是这会儿还不是很出名。 叶兆延也了不得,虽然现在也没什么大作,但人家祖父是文坛巨擘叶圣淘,在金陵文学圈混了十来年。 而他于东呢,只是大一的时候在《收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而已。 苏桐看出了于东的疑惑,说道:“组稿嘛,不是老师布置作业,你过来听听,给给意见,碰到想写的就写一写,不想写就当是来交个朋友。叶兆延和毕飞雨以后都会是金陵文学圈的中流砥柱,你跟他们多交流没有坏处的。” 于东点了点头,苏桐这绝对是好意,但同时对他来说也是压力。不过这压力却也激起了于东的动力,这次钟山杂志社一行也变得特别起来。 同时他心中也泛起了一丝别样的情绪,重生回来之后,生活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他甚至没有刻意去改变,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如果不是那天晚上他出去遛弯,也不会遇到苏桐,而苏桐今天也不会邀请自己过来。 可能在苏桐心中,确实有那么一个在《收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让他留有印象的学弟,却也会随时间流逝慢慢淡忘,就像上一世一样。 “不用紧张,我先跟你说说我自己的想法。”苏桐见于东不说话,还以为他是紧张,就主动开口抚慰他,“《钟山》的风格跟《收获》不同,有些人说《钟山》太过保守,这一点不无道理,我们向来跟文学思潮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也有自己坚持的东西……” 苏桐说得很诚恳,没有为《钟山》做广告的意思。 事实上,《钟山》也无需做广告,国内的几家大文学杂志社,《钟山》榜上有名,虽然跟《收获》《人民文学》比差了点,但是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钟山》一直走的就是“大气厚重”的路线,向来稳扎稳打,不赶时髦。后来《收获》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上的时候,《钟山》却刻意地保持了距离。 从商业角度来说,《钟山》的策略未必是对的,但是对于文学来说,他们确实坚持了自己的信念,保持了一贯的风格。 随后苏桐跟于东说了下下期的大致方向,这一次苏桐想要几篇关于地方人文的稿子,至于是散文还是,则不拘。 当然诗歌不行。 “你不要听到地方就觉得范围很小,其实这次的选题还是很开阔的,地方人文有很多能写,地志、美食、风俗、民间神话……我稍一列举,你的思维应该就能开阔。”苏桐怕于东信心不足,又补充了一句。 于东点头道:“确实如此,只是大家最好不要写同一种。要是稿子出来,满篇美食,虽然解馋,却也会犯腻。” “这是自然,所以一会儿大家还得讨论。当然,你也不用过于拘束,即便有人写同类型,大可不必担心。你是上沪人,在燕京求学,应该对这两个地方比较熟悉,不过我建议你写上沪。燕京写的人多,巷拐胡同的不知道被写了多少。”说到这里,苏桐又忍不住点了根烟,“叶兆延大概会写金陵。” 其实于东对短篇幅的作品兴趣不太大,但是也愿意试一试。 而他之所以对短篇兴趣不大,也是因为他知道以后会是长篇的天下,不仅仅是实体出版,即便是杂志也会跟着搞长篇。 但是现在来说,能搞长篇的杂志社不多,也就是《当代》那类背靠出版社的杂志有这种底气。 因此于东虽然把《第二世界》的稿子发给了《科幻世界》,却也知道很有可能会被打回来,因为《科幻世界》很有可能不敢、也不愿意去尝试连载长篇。</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九章 王安意(求月票呀) 跟苏桐聊到大概两点半钟的时候,门口传来敲门声。 两人一起看去,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站在门口,肩上斜挎着个包。 女人长相普通,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从容气质。 于东看着她,正感觉有些眼熟,旁边的苏桐就笑着站了起来。 苏桐走去跟女人轻轻地握了握手,“王老师,欢迎欢迎,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金艺工艺美术系的政治辅导员于东,也是我的学弟,于东。于东,这位是王安意王老师。” 于东连忙打招呼道:“王老师好,久仰大名,今天能见到您,是我的荣幸。” “哎呀,小伙子会说话的嘛。”王安意说着又捂了捂鼻子,责怪道:“苏桐你还是少抽点烟吧,年级轻轻的别把身体弄坏了。” 苏桐讪讪一笑,跑去把窗户开到最大,又把电风扇调到最高挡,风一下子就呼呼地刮了起来。 于东看了眼苏桐,虽然苏桐已经当上了《钟山》的主编,但是毕竟年纪轻,在王安忆这样的前辈前面,苏桐的姿态也放得很低。 王安意的代表作《长恨歌》还要等几年才会出版,但是1985年的时候她依旧凭借中篇《小鲍庄》获得了第四节全国中篇奖。 她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沪人,但是从小跟母亲去上海生活,所以有些上沪口音。只不过在于东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沪人听来,她的口音里面还夹杂着一点北方的口音。 这大概跟她之前在蚌市和徐市待过几年有关。 后来有人拿她跟张爱菱比,说她是后时代的张爱菱,是因为她跟张一样,作品都是围绕着上沪这座城市,写着婚姻、爱情、男女。 但是于东却觉得两人大不一样,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同,只不过是上沪这座城市相似,要是作品能一样那就怪了。 张笔下的女人通常生活在困苦和恐惧之中,为了生活而去爱,但是王安意笔下的女人却不同,她们少了很多焦虑,更侧重于女性自身的情感。 于东更喜欢张爱菱,当然也不讨厌王安意。 原本苏桐只告诉于东,毕飞雨和叶兆延要来,倒没想到王安意也会来。 “我说苏桐呀,你这办公室也得好好收拾一下,乱得不成样子。好就好在你自己是主编,平常没人管得了你。这香烟真的要少抽的,你才三十岁不到吧,面皮都被香烟熏黄了。” 王安意的屁股刚沾上沙发,就开始说道起来。 她真人跟文字大不相同,虽然操着上沪口音,但是言语中有一种豪气。面对于东和苏桐,她自然而然地拿出那种老大姐的派头来。 两人也只能苦笑着挨训,主要是苏桐挨训,于东坐在旁边免不了也会被波及。 “于东你不抽香烟,这是很好的呀,但是也要防微杜渐的,不能跟着学坏了。” “是,是,您说得是。”于东也只能点头。 又过了十来分钟,毕飞雨和叶兆延两人结伴过来,苏桐和于东就松了口气。苏桐连忙说道:“飞雨你们怎么来得这么迟呀,王老师都等了好久了,我们快开始吧,时间不等人。” 毕飞雨他们也是一脸懵逼,心说不是说了三点,这不还没到三点么?但是看到王安意,他们也没敢说话。 虽然苏桐嘴上说着开始,却没忘了把于东介绍给毕飞雨他们认识。 叶兆延的年纪大些,今年三十四岁,他剃了个近似于光头的寸头,但是还能看到满后脑勺和鬓角的白发。身体微微发福,穿着一件灰色汗衫,非常随意。不过言谈间,有一股子略显传统的书生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跟叶兆延相比,毕飞雨显得精瘦很多,他皮肤偏黑,脸庞上线条刚硬,于东跟他握手的时候能感觉到从他手掌传来的力量。 “于东你这都没到二十吧。” “我68年生人。” “哦,那都二十四了,我二十四的时候看起来可没你这么小。” 旁边的叶兆延笑着调侃道:“那是你自己长得着急,你二十岁就长得像三十岁,现在快三十了,还是像三十岁。说不定等你四十了,还像三十。” “嘿,谢你吉言。” 毕飞雨有当兵的那种直来直去的气质,跟于东说完就看向苏桐:“咱们要不开始?” “行,我先大概给你们说说……”接下来,苏桐把这次组稿的想法跟他们几个又说了一遍。 于东之前已经听了一遍,这会儿也没懈怠,认真又听了一遍。 等到苏桐说完之后,叶兆延看着王安意笑道:“这不是正对王老师的胃口么?王老师平时这方面的文章最多。” 王安意没有否认,只是说道:“写得多罢了。” 叶兆延讨了个没趣,又问毕飞雨,“飞雨,你觉得朝哪个方向写比较好?” 毕飞雨摇了摇头,“我还没什么想法。” “苏桐呢,你自己这次操刀动笔么?” 苏桐本来正准备掏出烟点上,又生生忍住了,听到叶兆延问他,笑眯眯地回道:“我就不写了。” 叶兆延的目光从于东身上掠过,又开口说道:“我倒是有点想法。” “嗯,你说。”苏桐点头道,“今天叫你们过来,一是为了求稿,二也是为了问问你们的想法,你能提意见当然好。”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咱们是四个人,苏主编你刚才也提到了四个方向,我看我们就不如分别按照这四个方向写。王老师呢,平时的作品中就写到不少美食,这方面她拿手。飞雨《孤岛》写得很好,就写风俗好了。我自己平时爱研究地理,写一写地志好了。于东嘛——” 叶兆延把目光投向于东,笑了起来,“于东年轻,思维天马行空不是我们能比的,我看神话这个思路交给他最妥当。” 于东抬眼看了看叶兆延,不知道他这是玩得哪一出,怎么这就给安排上了? 王安意的目光在几个人身上转了转,开口道:“也未必要按照这四个方向写,地方人文角度多,而且也不是说一定不能写一样的类型。”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章 股票(求月票啊) “确实不止这四个方向,那于东除了神话这类,也还能挖掘其他方向,年轻人嘛,不能给太多拘束,自由点好。” 叶兆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说的话单听似乎是为了于东好,但是在场的都明白,人文风俗能写的、好写的就这几个方向。 原本就像王安意说的那样,不同人写一个方向没关系,但是叶兆延一上来就想定调子,给每人分一个方向,就把事情复杂化了。 于东不是傻子,能感觉到叶兆延是在针对自己。但是他不明白的是,叶兆延为什么要针对自己,他们两个素未谋面,今天是第一次见,之前也绝对没有过节。 王安意呢,刚才开口想要帮于东斡旋一下,但是被叶兆延软绵绵的一句话顶了回去。她看了看苏桐,给他递了个眼神,大概意思是于东是你带来的,现在这情况,你不说两句? 苏桐意会,正要开口,却被于东抢先开了口。 “叶老师说得有道理,大家还是把写作方向分开要好一些。其实我本身写作经验就少,不管是选哪个方向差别也不大,不如你们各自挑选自己擅长的,至少保证了这几个方向的质量。” 苏桐有些意外地看着于东,他跟于东不熟,加上今天他们才见了两面,拢共加起来不到一个小时时间。 却没想到自己这个学弟处事这么泰然,反观大了于东不少岁的叶兆延显得有些狭隘了。 在这个办公室里,苏桐跟叶兆延打交道的时间最长,也最了解叶兆延的性格。 叶兆延这个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博览群书,是根正苗红的知识分子。人倒也不算坏,就是有些令人不喜的傲慢,而且圈子意识严重。 大概在叶兆延眼中,只发表过一篇文章的于东,根本不应该跟他们坐一起,他在心里已经自动地把于东排除在他的圈子之外。 所以说,他不是针对于东,而是针对圈子外的人。 “那好,我们就按这个来,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 接下来,苏桐跟他们聊聊篇幅、交稿时间等等事项,等到正事说完,刚刚四点出头。苏桐要请几人吃饭,但是王安意要赶回上沪,叶兆延和毕飞雨也都各自有事。 从钟山杂志社出来,于东抬头看了看挂在西边的太阳,余晖把街道照得像是一张会动的老照片,照片里面的人和事一下子变得好远,远到他感觉怎么追都追不到。 “于东。” 苏桐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把于东面前的老照片又变回到现实中。 “师哥,你怎么出来了?”于东回头问道。 苏桐走上来,拍了拍于东的肩膀:“今天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稿子你先想想,如果有困难就换一个,写美食或者风俗。” 于东摇了摇头说道,“即便叶兆延今天不说,我也准备往神话方向走,所以今天的事情我不会放在心上的。” 苏桐意外地挑了挑眉毛,“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国内搞纯文学写神话相关的人不多,至少写出名的没有。而且看于东也不是意气用事的样子,好像确实是有想法。 于东看着一脸惊讶的苏桐,心中感慨:我可是受你的启发呀。 苏桐的《碧奴》让于东印象很深,这部小说以传统神话孟姜女哭长城为素材,以“重述神话”的形式重温了来自民间的情感生活。 跟迅鲁的《故事新编》中的大话和颠覆不同,《碧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讨某种民间哲学。 “我就是忽然有了一点想法。” 苏桐点了点头:“既然有想法就去试试,我相信你。还有,时间不早了,真不留下吃饭了?” 于东笑道,“跟吴校长请了半天假已经很难得,回去还得把落下的工作赶上,吃饭的事情等下次吧,机会有很多。” “没错,机会有很多,那你回去吧,路上小心点。” “嗐,巴掌长一截路,盏茶功夫都用不了。”于东笑着骑上自行车,跟苏桐挥了挥手就走了。 苏桐目送了一截,微微地叹了口气,他不知道今天把于东叫来对他是好是坏,但是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希望于东能够走出来。 …… 回去的路上,卖十三香的人还没有收摊,他停下车听了会儿,只不过词实在太长,只听了两小段就没时间再往下听。 路过报刊亭,他顺手买了昨天的《扬子晚报》,是正儿八经的《扬子晚报》而不是劳什子的《杨子晚报》。 他倒也想买一本《杨子晚报》,看看里面的猎奇故事,还能姐姐们,竟然发现没得卖。 看来那《杨子晚报》是火车站的特供杂志,其他地方买不到。 到了学校,先去吃了饭,然后把今天的工作忙完,这才有时间看报纸。只是报纸上的大部分事情于东都是知道的,所以读起来像是在复习课文,读着读着就没什么意思了,于东甚至有些怀念起《杨子晚报》。 当他正要合上报纸时,却看到经济板块上的大版面有一行加粗的标题。 “华夏股市何去何从!” 股市? 看到这两个字,于东的脑子里面忽然浮现出很多东西来,他认真地将新闻看完,原来笔者因为今年夏天的股市大跌对华夏的股市产生了质疑。 股市对九十年代初的人们来说,是个新鲜玩意,从上到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心里也没个谱。 国外的股市已经有过先验,但是这些先验却又不能照搬到国内来。而且改开才多少年,路子都还没有走正,谁有这么大胆子把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地搬进来? 于东对经济方面的东西关心不多,但是华夏股市的一些大事情,即便是他这么个外行也是听说过的。 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股票开始没多久上沪弄的认购证,当时上沪国企有一波股份制热潮,所以在上沪政府的推动下,通过几家大证券公司筹划分四批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一章 谭锴 关于认购证的事情,于东其实也就听了个大概,但是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认购证也被称为发财证,反正只要是买了这个东西,就一定能发财。 身为上沪人,在他身边也有过活生生的例子,他的某个还在来往的表姑家就买过认购证,还赚了不少钱。 但是至于这个认购证是什么时候发行,怎么购买,于东是一概不知。 想到这里,于东有些急了起来,毕竟是近在眼前的宝山,要是让它从身边溜走,那就太可惜了。 于东没有经商脑,也不太会赚钱,前一世年轻的时候甚至视钱财如粪土。 但是生过病后,他的想法转变很多。就因为得过病,拖累了家里,他才知道钱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如今重生,烟也戒了,但是他可不敢保证自己不会再生病。 假如真的又生病,还是要重蹈覆辙,幸苦的是他的父母双亲。 有了钱,至少在他再次生病的时候,也能够更加从容一点,父母的生活也不至于那么艰难。 就算他没有生病,手头有钱撑着,以后想要做点事情也好办。 比如他曾经就有个梦想办个杂志社,后来杂志社不火的时候,后来杂志社不火了,网络时兴后,他又想弄个文学网站。 想干这些事情,没有钱可不成。 所以于东开始对股市的事情上了心,他决定抽时间去探探消息,看看这个认购证什么时候发行。 如果时间够的话,这段时间他可以攒点本钱到时候去多买几张认购证。如果时间不够,多少也买几张,能赚多少是多少。 …… 后面一段时间,学生们正式上课,于东反而轻松起来,偶尔去看看学生,给学生开开会,其他时间大部分都能自己支配。 这些可支配时间,大部分被他用来写小说,剩下的就在琢磨股票的事情。 关于认购证的事情他从多处侧方面打听了,但是没有听到什么具体消息。没有消息,也算是个好消息,至少说明短期内这事不会发生,也给了他一些准备的时间。 …… 九月十六日,蓉城,《科幻世界》杂志社。 谭锴坐在办公室里,用笔帽点着桌面发呆,而让他发呆的是摆在桌面上的这一叠稿子。 对于《科幻世界》来说,这份稿子显得有些厚了,他们一般收的就只有短篇小说。 这叠稿子粗略算下来有近四万字,而最为关键的是,这还只是全文的是八分之一,全文预计三十二万字! 往常,遇到这种情况,谭锴会把稿子退回去,然后附上一份退稿信,告诉对方不适合。 但是这次,谭锴犹豫了。 因为他看到了这篇小说的巨大潜力。 虽然作者只寄来四万字,甚至连作品大纲都没有寄来,但是仅仅这八分之一的内容已经足以震撼谭锴。 小说文笔很好,构思很好,节奏很好……但是这些好都不足以让谭锴犹豫,真正让他犹豫的是这四万字里展现的一个别样的近未来世界。 他从未见过一个作者能把近未来写得这么实在,这么细致,而其中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又让人感觉非常合理。 比如文章中提到的手机、社交网络……这两个东西一看就脱胎于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网络,但是看起来又好像是不同的东西。 手机不仅仅能打电话,还能随时随地地发实时电报,甚至还能进行面对面的视频交流。 在这些东西面前,后面的故事怎么样谭锴已经不关注了。 他没有办法写退稿信,但是……不写退稿信又怎么办,难道真给人发到杂志上去? 搞连载么? 这怎么行,这种强制读者购买的手段可不好用,用得不好本来就风雨飘摇的《科幻世界》直接就死了。 或者,联系出版社帮忙出单行本? 哪个出版社愿意? 谭锴在脑海中把自己能联系到的几个出版社都过了一遍,最后发现自己没有把握说服任何一个出版社。现在科幻小说行情不好是一方面,前些年发生的“精神污染”事件余波未平,没有几个出版社愿意轻易地碰一本国内的科幻小说。 就在桌面都快被敲了个洞的时候,谭锴像是下定了决心,抓起桌上的稿子走出了办公室,朝着社长杨萧的办公室走去。 杨萧正在研究这几期的销售数据,再结合国内最近关于科幻文学的新闻,她得出一个结论,华夏科幻正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咚咚咚。 敲门声很急促,杨萧还没来得及应门,抬头就见谭锴急匆匆地跑进来。 “杨社长,你看看这个。” 杨萧看了看桌上的稿子,又看了看谭锴,她不知道为什么向来持重的谭主编会有这样的表现。 “这是什么?”她问道。 “一篇小说。” “一篇?”杨萧瞄了一眼稿子的厚度,“得有好几万字吧,我们……” “不止,这才全文的八分之一,全文有三十多万字。” “三十多万字!?”杨萧一脸的疑问,随后像是明白了什么,她用手按着桌上的稿子,说道:“谭主编,我以为我们已经达成共识,长篇稿子我们不收。或者说,我们也没有能力收,如果你真的觉得可以,我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出版社。” 谭锴摇了摇头,只说:“你先看看稿子,其他事情我们后面再说。” 听到谭锴的话,杨萧认真地盯了一会儿他的脸,最后显得有些无奈地说道:“好吧,我会看的。” “我建议你现在就看。” 如果换个人跟杨萧这么说话,她已经拍桌子让人滚出去了。但是谭锴不同,他们一起为了《科幻世界》付出很多,一路风风雨雨并肩走过来的。 而且谭锴平时从来不这样,今天也是反常。 综合这些,杨萧没有生气,而是点了点头:“那你在这等我一下。” 她拿起稿子的第一页,看到了上面的作品名——第二世界。 随后她慢慢地看了下去,一直看完了一万字,她脑海中冒出了一个疑问——这是科幻小说么?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二章 补天 一万字看下来,杨萧竟然没有感觉到自己手里拿的是一部科幻小说,因为里面写的都是日常生活。 主角是个大学生,每天上学、吃饭、偶尔做做运动…… 好像全是些生活琐碎的事情。 但是,这些琐碎的生活中却又暗藏着大量的充满想象力的东西,什么手机、社交网络、扫码支付……这些东西都被完美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这才导致杨萧刚才在看的时候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这确实是一部科幻小说,只不过作者已经把里面的科幻元素完美地融合到“现实”中去,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向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而又无懈可击的近未来世界。 杨萧只看了一万字,就知道这绝对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 现在很多科幻作家都进入到了一个死胡同,觉得科幻的重点是幻想,只要想象力足够丰富,足够异想天开就好。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一定要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同时不能忘了科学二字。 一本好的科幻小说应该兼顾科学、幻想、文学三个大要素,缺一个都不行。 就好比人们写宇宙飞船,经常出现的造型就是飞碟、子弹型,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作家们想象力的匮乏么?当然不是,而是因为这样的造型是有些依据可依的,是通过自有的知识进行的合理幻想。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科幻作品里面的元素,在很多年后都变成了现实,让作家成了“预言家”。 就说《第二世界》里面关于手机的其中某项功能——视频通话,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亚瑟·克拉克的小说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画面——太空舱里面的乘客可以可地球上的人进行视频聊天。 再比如网络,《神经漫游者》也写过类似的东西。 只不过《第二世界》里面写得更详细,更具体,而且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有另外一环作解释。 就像文中提到过的一样,视频通话是靠网络传输,而网络还分为不同形式,有卫星信号和普通的网络信号。 当然,也有人会说,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好像写得也没有那么“硬核”,比如《沙丘》,里面甚至出现了预言术这类的东西。 但是杨萧认为,即便是《沙丘》这样的有些“奇幻”的科幻大作,在科学上也是有迹可循的,至少很多人在读的时候不会出现强烈的违和感。 这就是科幻的核心,再离谱的东西,只要有一个跟科学有关的核,那就不会有问题。 就像是作家写了同样一个场景,某个人类在被碾成肉泥之后复活,如果作者只是写这个人类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能量复活了,那就显得奇幻。但是如果作者解释,这个人类残留的细胞通过基因复刻(或者是其他某种科学技术),不管这种科学技术现在能不能实现,那它就是科幻。 除此之外,《第二世界》这本书还有一点也让杨萧感觉欣喜,相对于绝大多数的科幻作家,这位《第二世界》的作者文字要细腻很多,把控能力很强。 这些元素加在一起,证明《第二世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只不过,这是一部长篇呀。 她有些理解谭锴的表现了,面对这样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根本就无法说出拒绝的话。可是,他们现在有能力不说拒绝么? 《科幻世界》才刚刚有些起势,这时候冒险去刊载长篇,说不定他们的杂志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话,他们之前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杨萧不是一个不敢冒险的人,但也要看值不值得。 “谭老师,你自己的意思是怎样?”杨萧放下手中的稿子,抬头看向谭锴。 谭锴正坐在椅子上想事情,听到杨萧的话,他回过神来,摇头道,“我就是没有主意,才来找你商量。” 杨萧先是看了一会谭锴,随后又把目光移向办公室的门口。虽然办公室的门已经关上,但是还能够听到杂志社大厅里面热闹的声音。 自从举办了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杂志社改名之后,社员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杂志社内外,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不出意外,杂志社会越来越好。 他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今年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他们这一点,所以只要他们朝着之前努力的方向前进,最终会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杨萧不是一个守成的人,她总是有点冒险精神,不然的话也不会在重重压力下肩负杂志社蹒跚前行。 所以,面前的这份稿子已经让她起心动念。 虽然已经大概能做到八十分,但是有一个能做到九十分的机会,她也总想去试试。 “这样,写封信问作者能不能跑一趟,带着他的全稿,我们商量一下,告诉他,我们可以报销……”说到这里,杨萧又摇了摇头,“这样太慢了,还是我跑一趟吧,正好要去一趟上沪,金陵离上沪不是很远。” “也不近。”谭锴说。 “几百公里的路,很值得,即便这事不成,这个作家也要好好结交。”杨萧说道。 …… 《钟山》的稿子,于东很快就写完了初稿,但是篇幅有些超出预期,写了一万多字。 苏桐给的范围是三千到八千字,于东一下子超了两千。 他也想做些删改,却发现自己信马由缰写出来的这一万多字,竟然很难删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也才把一万零八百字删到一万零一百,加上标点符号删了七百字。 再删,感觉就不对了。 这篇小说他是以金陵的神话传说“女娃补天”为素材写的,在金陵民间的传说中,女娃以五色石补天,但是一个不小心掉了一块。 而这块石头就是掉在了金陵,石头掉下来之后砸了一个坑,成了玄武湖,又弹到旁边成了一座山,就是紫金山。 在于东的这篇《补天》中,是以普通市民的角度讲述了这一切发生的过程。神话中,三言两语的故事显得有些戏谑,但是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这一切又如同是灾变。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三章 读诗 在《补天》中,女娲甚至都没有出场,一切都是人间的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金陵的天上出现一个白色的光圈,随后就是淫雨霏霏,几月不开。 光圈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金陵的人觉得是祥瑞,就举行很大的仪式来庆祝这个祥瑞,人们每天出门都会看向头顶的光圈,觉得自己得到了神灵庇佑,金陵城到处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几天之后,开始下雨。 但是金陵人没当回事,金陵隔几天就要下个雨,不下雨才怪咧。 一直到雨下了十几天都没有要停的迹象时,人们才感觉到不对劲。 这时候有人说,雨是从那个光圈里面出来的。 原本人们没往这方面想,但是一旦听了这个说法后,他们再抬头看天上的光圈时,就越来越觉得有道理。 雨肯定就是从光圈里面出来的。 又有人说,天漏了窟窿,那个光圈就是窟窿。 人们又很快接受了这个说法,但是人们也疑惑,为什么窟窿里面会漏水,照理说,要是漏了个洞,天上的星辰应该掉下来才对。 也有人说,天不止一层,天上还有天,天有三十三层,现在破掉的就是第一层,那些星辰不在第一层,第一层里面只有天河,现在下的雨都是天河里面的水。 不过很快,金陵人就没有心思去想这些问题了,因为雨越来越大,金陵城已经被淹了很多地方。 庄稼没了,蔬菜水果也都没了,金陵的人开始死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有些淹死的,更多是饿死的,尸体没人处理,只能飘在水上。 平民们跑不了,只能每天跪在地上祈天,达官贵人们则分成了两派。 一派人选择了在金陵还没有淹掉的时候就携带着财产往西边迁移,找更高的地方居住,他们认为天河的水不可能没有流干的那天,他们只要找到地势高的地方就能安然无恙。 另一派人认为天河的水无穷无尽,逃到哪里去都没用,所以他们准备弄很多艘大船结成一个船阵,尽量地搜刮粮食和种子,就算大地都被水淹了,他们都可以在船上生活。 但是金陵的粮食就那么多,第一派和第二派就有了矛盾。第二派为了不让第一派把粮食带走,就发起了进攻,一场大战之后,第二派获得了惨痛的胜利。 胜利之后,第二派不停地造船找船,光圈出现半年之后,他们终于凑够了一百零五条船。 这些大大小小船装满了粮食、种子、牲畜、泥土……它们拖在岸上,用粗大的铁链连在了一起,成了一个庞大的船群。 达官贵人们又觉得需要一些仆人和工人,就向外界招募,想要上船需要通过重重审核,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带三十斤大米,或者其他差不过份量的粮食。 也有些被“特招”进去的,比如有些女子长得好看,有的人会掌舵,有的人会做饭,有的人会唱戏,有的人会弹琴…… 反正只要是具有贵族们看中的特质,就能被“特招”上船。 而且贵族们为了自己在船上能够过得更好,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也为船上的人划分了等级。 等级决定了每日粮食的配额和能享受的权利,如果等级太低,最终只会被扔下船。 扔人下船是为了控制人口,制定这些法律的人认为这个做法是“未雨绸缪”。 但是当一切准备就绪,贵族们开始率先登船的时候,一块巨石从天上掉了下来。 当时,贵族们正在组织会议,忽然有人看到天上有一个小点,起初不以为意,后来小点越来越大,那人就惊叫起来。 船上乱了起来,极少数人跑了,但是大部分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想着跑,巨石就砸向了他们。 一瞬间,一百零五条船就消失在石头下面。 巨石在地上砸了一个大坑,又弹起来在旁边立着。 大坑周围的水慢慢地朝坑里面流去,天上的雨也停了下来,没用多久,太阳出来,金陵的水慢慢退去。 …… 《补天》的主视角是一个十几岁的船工学徒,一开始他靠着帮贵族造船得到了粮食,才勉强能够养活自己一家人。 但是他运气不好,造船的时候不小心从高处跌落,摔断了双腿。 贵族们不可能大发善心去养活一个摔断双腿的船工学徒,所以他们将他遣下了船。 失去造船工作之后,船工学徒一家失去了生活来源,却又不得不为他治腿,最后一个一个饿死了。 船工最后也死了,不过死之前看到了巨石把船群砸进坑里,露出了他在时间最后一个笑容。 …… “呼——” 于东长长地出了口气,他狠狠地伸了个懒腰,准备起身出去走走。 屋子里面的空气他已经闻够了。 虽然初稿写起来很快,写作过程一直是一种神游的状态,但是连写带改,也消耗了他不少心神。 他决定明天就把稿子拿到《钟山》杂志社给苏桐看看,先问问他的意见。 刚走出门,就看到刘昌敏在跟院子里面的压井较劲。 这手压井时间久了,有些不太好用,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杆子压下来。 刘昌敏把杆子往上抬起,然后整个人跳起来,用自身的体重去压,杆子被缓缓压下,水汩汩地流了出来。 于东看着有趣,笑着调侃道:“刘老师,你这该多吃点了,要是再瘦点这压井可就不理你了。” 刘昌敏人还在“半空”中,听到于东的话,他憋着气说道:“没事,要是压不下来,我就背两块大石头。” 于东竖起大拇指,“高明。” 这会儿刘昌敏把压井把完全压下来,也松了口气,他笑着说道:“你这是往哪儿去?” “天气不错,出去走走。” “嗯,是不错。”刘昌敏点头。 于东笑了笑:“是啊,你先忙着吧,我走了。” 刚走几步,刘昌敏就叫住他,“有几个老师约了礼拜六一起读诗,于老师你有时间么?” “读诗啊。”于东抓了抓脑袋,又问:“礼拜六几点?” “下午三点开始,就在一号楼里。” “好,到时候我过去。”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四章 朦胧诗派 刘昌敏口中的读诗会,于东参加过很多次了,所以并不陌生。 在后世,文艺青年这个词可能有一些别样的意味,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文艺青年就是文艺青年,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多少都有些文艺青年的意思。 大家平常喜欢聚在一起读书、读诗。 刘昌敏他们读诗的圈子很小,就是金陵艺术学院里面的一些老师,每次参与的大概只有七八个人。 这两年流行的是北岛、海子、顾城、舒婷这些,朦胧诗派很吃香。 现在的诗人,跟后世的明星一样,都有着狂热的粉丝。喜欢他们诗的人,可不仅仅只是欣赏作品这么简单。 像是“我家哥哥多努力”之类的东西,早已经是玩剩下的了。 粉丝们会为自己的偶像献出最炙热的内心,把他们奉为神灵一般的存在。 后来有人说八九十年代是华夏现代诗最昌盛的时期,不仅仅优秀的诗人很多,连普通的读者都能参与其中。 其实也没有高大上在哪里,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粉丝文化而已。 于东清楚地记得,即便是刘昌敏他们那个七八人的小圈子,也经常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 比如顾城。 这两年顾城旅居新西兰,跟妻子在一个岛上居住,但是有传闻顾城搞一夫多妻,在岛上还跟其他女人住一起。 关于这个女人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顾城在新西兰认识的外国女人,也有人说是顾城之前在国内认识的某个女人。 这样的说法就激怒了顾城的粉丝们,他们认为这些留言完全是不喜欢顾城的人泼的脏水,所有的这些事情,什么一夫多妻,什么移情别恋都是子虚乌有的。 他们的顾城是一个童话一般纯真的男人,他对自己的发妻爱得至深,他们会在岛上幸福的过一辈子。 在诗社里,如果有人说顾城不好,必定会遭到顾城粉丝的怒怼。 除了顾城,这两年最火的应该是海子。 海子本来在文艺圈就很有名气,但是真正地走上巅峰是在他卧轨之后。 有人曾说过:人们普遍更喜欢死人的作品。 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文艺工作者们,总是在死后获得更高的名声。 而且海子确实死得很“文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杀和绝症变成了文艺大师的标配,但凡某个文学家活着,或者是正常死亡,那他们就不够文艺。 海子是个优秀诗人么? 他当然是。 但是在很多人眼里,海子已经成为现代诗的神,但凡是提到现代诗,人们只能想到海子。 这又显然不对。 新文化运功之后,各种诗派层出不穷,朦胧诗派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捧清水而已,比海子和顾城优秀的诗人也有很多,比他们的诗要优秀的诗也有很多。 但是只有海子他们让人记得,除了他们的诗好,也跟死亡的方式有关。 于东其实并不怎么喜欢现代诗,只不过是因为想要去见见那几个诗社的熟人,所以才答应了刘昌敏的邀请。 …… 第二天,于东带着《补天》的稿子前往钟山杂志社。 这一次于东轻车熟路,径直从杂志社大厅穿过,敲响了主编办公室的大门。 等到门被打开,于东看着开门的人,表情有些意外。 开门的是个中年男人,于东之前还见过,就是他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在门口问路的那个人。 对方看到于东,先是有些意外,随即又笑了起来,“你是于东老师吧。” “老师不敢当,你叫我于东就行,你好。”于东点头说道。 “哈哈,你是来交稿的吧,我这边事情已经完了,你进去吧。”男人笑了笑,然后从于东身边走过,进到了隔壁的办公室。 于东看了一眼隔壁办公室的门头,上面写着“副主编办公室”几个字。 他挑了挑眉毛,没想到那个男人竟然是钟山杂志社的副主编。 “怎么,你们之前认识?”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苏桐笑着说道。 刚才门口发生的一切苏桐都看在眼里,所以才有此一问。 于东朝着苏桐走去,一边走一遍说道:“谈不上认识,上次我来的时候,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他,还问了他路,他是杂志社的副主编?” “嗯,他是副主编何永乐,杂志社的老人了,刚创刊没多久他就进杂志社当了文学编辑。”苏桐点了根烟,然后对于东招了招手,示意他坐沙发。 两人在沙发相对坐下,苏桐从于东手里接过稿子,他没有急着看里面的内容,而是用手掂量了一下稿子的重量。 “这稿子分量不轻,就是一篇么?”苏桐有些意外地说道。 关于稿子的篇幅,他之前就已经跟于东他们说过,这次组稿需要的是三千到八千字的稿子,而他手中的这份稿子,绝对超过了八千。 “嗯,就是一篇,总共一万零一百字。”于东说道。 “一万零一百字啊。”苏桐的眉头皱了起来,“我之前说过篇幅限制,于东你有注意到么?” 于东点头应道:“当然,三千到八千字。” “那……” “我知道篇幅超了,但是没有办法,我改了几遍已经不能再删了。这次过来就是想让师哥你看看稿子,如果可以就行,如果不可以……” 于东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可以那就算了。 距离下下期定版也没多久了,现在即便让于东再去修改,恐怕时间也不够了。苏桐虽然找了于东组稿,但是肯定不会把鸡蛋放在他这一个篮子里面,肯定是留有后手的。 所以即便于东的稿子不能用,对杂志社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苏桐表情负责地点了点头,“行,其他的等我先看了稿子再说吧,你先坐这等一会儿,稿子我现在就看。” “没关系,我等着。” 苏桐嗯了一声,随后认真看起《补天》的稿子。 对于于东,苏桐是寄予厚望的,但是他同时也知道于东写作经验不足,恐怕难以交出太出彩的作品。 所以他早就做好了二手准备,如果于东这边交不了稿子,他手里还有其他几遍质量过得去的稿子顶上。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五章 魔幻现实主义和象征体 还没开始看的时候,苏桐对这篇稿子并没有太高的期望。 平心而论,这么快交一篇上万字的稿子,苏桐很难相信这篇稿子的质量能有保证。 但是当苏桐看完前面一段的时候,他的看法就有了一些改变,因为单从这篇小说的视角,就可以判定,这绝非一篇粗制滥造的作品。 他瞄了于东一眼,此时于东正认真地盯着茶几上的茶杯在看,似乎茶杯上面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 苏桐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茶几上的茶杯。 好像没什么好看的。 摇了摇头,苏桐继续把注意力放在手中的稿子上面。 一开始的视角吸引他继续往下看,而后面出现的光圈又让苏桐精神一振。 这……苏桐忽然想起了马尔克斯,作为这个时代在华夏最知名的国外文学家,马尔克斯绝对对华夏的作家们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于东的这篇小说,开头就有着浓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或者说,于东的魔幻主义已经毫无遮掩了,比马尔克斯还要直白。 自从马尔克斯出名之后,国内也出现很多模仿他风格的作品。但是这些模仿的作品却只是具形不具魂,怎么看怎么别扭。 那些作家的眼光总是放在马尔克斯的拉美大陆这片土地上,而忽略了作品的核心,写作的背景和风格都不伦不类。 而于东的这篇小说却有些不同,虽然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却并没有照搬马尔克斯的套路。 再往下看去,苏桐又发现了一些其他东西,于东似乎很擅长,也很喜欢用象征手法。 天上的光圈、连绵不绝的雨、巨大的船村……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这类的象征体,至于想要用这些象征体表现什么,那就得见仁见智了。 最难得是于东的主体结构很鲜明,故事的主线和支线做得很丰富,却又很清晰。 要知道,这篇小说才一万字而已。 想想看,于东用这一万字交代了多少事情。 故事的主线,主视角的支线、船村的发展路线、两派达官贵人的矛盾和斗争…… 等苏桐看完整篇小说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一直记得于东刚才说的这篇小说已经删改不了的事情,所以看书的时候总是在找有没有能删改的地方。 但是越看他就越心惊,因为他发现竟然真的没有一处可以删改的地方。 甚至很多地方,他都觉得,如果是他,也根本做不到用那样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来书中的意味。 看完整篇小说,苏桐心里最先蹦出来的四个字是:酣畅淋漓。 没错,就是酣畅淋漓。 一万多字的小说,除了前面看了于东一眼,苏桐根本就没有挪开眼睛,一刻不停地把整篇故事看完。 苏桐放下稿子,摸了一把口袋没有找到香烟,免不得急躁地揉了把脸。 “你等我一会儿。” 苏桐跟于东说了一声,然后急匆匆跑出办公室。 一分钟之后,苏桐再次回来,嘴里叼着一根已经点燃的香烟。 他的脸色随着烟气缭绕变得舒缓,重新在沙发上坐下后,他用左手按着稿件感慨道:“于东,你超出了我的意料。” 于东看着苏桐,大概能从他的表情猜出他对自己的稿子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苏桐这话可不好接,所以于东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苏桐继续说道:“说实话,当时提出民间神话这个方向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往这个方向想太多,如果当时让我来写,我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你却不同,不但另辟蹊径,还非常贴合我们这次选稿的方向,把华夏的神话故事跟金陵民间传说做了一次有机结合。而且借由民间传说,把文章的立意一下子拔高,提升到了人类社会文明建设上面去了……” 说到小说里面的内容,苏桐侃侃而谈,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这篇小说。 “在《受戒》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读过这么令我激动的短篇小说。”苏桐最后做了总结。 这可把于东吓了一跳。 《受戒》是什么,那可是汪曾祺的代表作,而且后来入选了改开四十年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而苏桐竟然直接把《补天》跟《受戒》放在一起比较,这可是对《补天》的无上推崇。 于东极喜欢《受戒》这部小说,已经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当他听到苏桐如此夸他的时候,除了有一些荣幸之外,更多的还是惶恐。 他于东何德何能,作品能跟《受戒》作比较? “没有,没有,师哥你实在是过誉了。”于东连忙说道。 苏桐说道:“我也只是说出我自己的感受而已,而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你的这篇小说,竟然也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写一篇这类的故事。” “那敢情好啊,我相信师哥你肯定能够写出非常优秀的作品。”于东说道。 他这可不是奉承苏桐,而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事实上,他的这篇《补天》都是受到苏桐的《碧奴》启发,只不过苏桐现在还没有发表这篇小说而已。 只不过这件事情,苏桐自己都不知道。他抿了抿,把话题继续转移到了于东的小说上,“这篇小说《钟山》杂志社用了。” 于东没想到苏桐决定得这么干脆,原本还以为他会多考虑一会儿,毕竟篇幅确实超了不少。 “那这篇幅……” “篇幅不是问题,一期《钟山》不至于找不出两千字的空档来,再者说了,我之前定的篇幅本来就有空余,其他几人又肯定不会把规定的篇幅都用完,所以到时候只要把其他人没用到的给你就行了。” 听苏桐这么说,于东也就释然了,他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也算是幸不辱命吧。毕竟是师哥你第一次找我组稿,总不能落了你的面子。” 苏桐听到于东的话,哈哈笑了起来:“搞来搞去,到头来你还是个交作业的心态。不过也没关系,交作业就交作业吧,你这个作业交的好,交的顶呱呱。”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六章 于老师好! 于东学校还有不少事情,所以没有在苏桐的办公室待太久就离开了。 不过他离开出版社的时候遇到了叶兆延,两人在副主编办公室门口碰的面,于东主动跟叶兆延打招呼,叶兆延看了于东一眼,轻轻点了点头,就径直进了苏桐的办公室。 于东被冷落了,倒也没觉得有什么,转头走出了杂志社。 回到学院,于东被传达室的周大爷叫住:“你是于东老师吧,有你的信。” 听到有自己的信,于东下意识地以为是《科幻世界》的回信,心里还想着这寄信和回信的速度跟他记忆中不太一样啊,竟然这么快就有回信了。 可是等他拿到信之后,才发现是自己错了,根本不是《科幻世界》的回信,而是他的女朋友夏杨燕从燕京寄来的信。 大概是分手信吧,虽然比印象中早来一段时间,但是于东也不太意外,因为这段时间他压根没有跟夏杨燕联系。 可能就因为自己这边的冷落,所以才加速了夏杨燕提出分手的节奏。 只不过这次他又错了,当他回到宿舍展开信件看的时候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份分手信。 相反的,这还是一份诉尽了思念之情的情信。 在信里,夏杨燕先是说了一些毕业之后她的事情,然后又表达了一下异地之后她的孤单,最后还质问了于东为什么两个多月一来毫无音讯。 这样一封情信让于东非常意外,按照记忆,即便这个时候夏杨燕没有提出分手,那也应该快了。而且上一世毕业之后,夏杨燕也一直没有主动写信给过他。 从来都是他写一封好几页的信过去,她回过来几段话,分手早有预兆。 这下于东还难办了。 对于夏杨燕这个女朋友,于东想的是等她主动提分手就好,就按照前世的节奏来。 但是现在忽然寄来这样一封信就让他琢磨不透了,夏杨燕是故意写这样一封信来遮掩自己想分手的想法,还是说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不想分手了? 如果是前一种,于东倒也无所谓,大不了配合她演这场戏就行。 但如果是后一种,那就麻烦了。 现在是于东想要分手。 要不,甭管夏杨燕是演戏也好、变了主意也好,自己直接寄一封分手信过去,把他们两个的联系斩断? 但是这样让他感觉很亏,因为始乱终弃的人变成了他。虽然他是因为上一世受到伤害才这么做,但是别人不知道啊,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以后肯定要受到舆论压力。 倒是夏杨燕,变成了被人抛弃的可怜女子。 于东不是什么包容一切的圣人,也不是一个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所以他不想这么做。 想了想,于东还是决定写封信给夏杨燕,在信里,于东先是说了最近一段时间工作有多忙,又说自己已经逐渐适应了金陵的生活,虽然金陵的发展比不上燕京,但是胜在恬淡惬意。 他说自己以后就想要在燕京定居了,还想了他们结婚以后在燕京如何生活。 写好信之后,于东就忙着把信寄了出去。 寄完了信,于东去了操场一趟。 学校准备在九月底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现在各班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准备,于东作为辅导员,自然要负起责任。 而且他带的都是大一的学生,对学校的运动会流程都还不熟悉,他就更要多费些心。 于东到的时候,学校操场已经非常热闹,很多班级都在操场训练方阵。 金艺的学生不多,场地也不太好,运动会的规模肯定比不上燕大、水木这类的顶尖大学,也比不上于东的母校燕京师范大学。 但是这个时代的大学,运动会的重要性绝对要高过后世。 二三十年以后,虽然学校里面的人越来越来多,但是真正参与到运动会中的人却越来越少。 好多学校的运动会都是运动员和各个学生组织的学生在参与,其他学生可能也就开幕的时候站个方队走个过场,剩下的时间各自玩各自的。 很多时候,都是操场锣鼓喧天,寝室五黑走起。 一两百人的专业,通常也凑不齐两位数的啦啦队。 但是现在可就不同了,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对运动会都很重视,而且投入很多。 一溜的黑胶皮鞋,深绿色军装,排头兵手里还抱着柄步枪。 于东甚至还看到了一辆彩车,这辆彩车还没有开始装饰,就是木头车身加上四个轮子,看起来非常简陋。不过等到学生们装饰之后,彩车的车身会被画上各种各样的彩画,还会装上彩花和红旗。 等到运动会开始的时候,一些学生会站在彩车上做着各种造型,后面则会有些苦力负责推动彩车。 工艺美术系的学生占住了操场的东南角,班长曲爱国正在组织学生排队形。 “大家拿出军训时候的状态来,我们工艺美术系历史不长,但是也不能让别的专业给小瞧了。咱们二十三个人,但一定要拿出两百三十个人的气势。” 曲爱国嗓门大,站在东南角这么一喊,周围别的专业的学生也纷纷看了过去。 看到其他专业学生的目光,工艺美术系的学生都不自觉地挺值了腰杆。 于东点了点头,曲爱国这小子确实有股精气神,能够调动其他人的情绪。 他远远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过去。 曲爱国看到于东过去,连忙举手喊道:“稍息,于老师来了,让我们欢迎于老师,来,1,2,3——” “于老师好!”整个工艺美术系所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喊道。 他们的声音出奇地整齐,听起来很有气势。 于东被吓了一跳,这场面他上一世可没经历过。看这样子,他们应该是提前演习过,不然不可能喊得这么整齐划一。 他看了看一脸得意的曲爱国,明白这出就是这小子安排的。 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没见过这阵仗,不少学生纷纷竖起大拇指,好家伙,这是工艺美术系的学生牛哇,马屁拍得顶呱呱。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七章 模特(求月票) 工艺美术班的学生整齐划一地喊了一声“于老师好”之后,脸上也都再也绷不住了,一个接着一个笑了起来,他们的笑声跟其他专业同学们的笑声混在一起,响彻整个操场。 大概他们也觉得自己这些人的行为挺有趣的。 曲爱国笑得最欢,他装模作样地跟于东行了一个滑稽的军礼,说道:“欢迎于老师来检阅我部。” 于东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冲他摆了摆手,“收起你的怪相,运动会准备得怎么样了?” 曲爱国嘿嘿笑了起来,“正在排方阵呢,不过咱们班人少,排不出气势来,我想着弄点特别的。” “什么特别的?”于东挑眉问道。 “就是这样。”曲爱国干脆用手比划起来,他双手先是合起来,然后后掌慢慢张开,只剩大拇指顶在一起,最后成了一个心形:“我们排成一个爱心的样子,然后所有人举着一面红旗,在主席台上看就像是一颗红心,这颗红心就像是我们工艺美术同学们的热血之心。” “这个想法挺好的,就是有个问题,这样的队形很不规则,你们能保持住么?”于东看了眼班里的同学们,他们连普通的方阵都还没有走好,不得不让他怀疑他们能不能把那样特殊的队形走好。 曲爱国抓了抓眉毛,“是啊,我也在纠结这个问题,这队形要是保持不好,有个什么差池,那就变成了——” “变成了什么?”于东问。 “变成了屁股!”方阵里面有个学生笑着说道,又引来其他人的大笑。 于东看了一眼,说话的是王阔,班里面的二号活宝。 曲爱国瞪了王阔一眼,训道:“什么屁股,俗得慌,那叫——臀部。” 于东以手扶额,借以掩饰脸上憋不住的笑,他怀疑曲爱国以前是不是去德云社学习过,也不对,现在还没有德云社。 “行了,运动会的事情你多操心一点,有什么不懂的或者缺什么东西随时可以来找我。另外呢,开幕式固然重要,田径比赛本身也要多多关注。” “得嘞,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我一定把咱们班同学身上的运动潜力给挖掘出来。”曲爱国信誓旦旦地打着包票道。 于东点了点头:“你们继续吧,不用管我。” “遵命。”曲爱国大手一挥,喊道,“同学们,操练起来。” 于东在旁边看了大概有十几分钟,看着工美的学生都很有激情,他心中也很高兴。从前他对运动会这样的事情不太关心,觉得学生们就该专注于课业,运动会做做样子就行。 现在他的想法大不相同,学生们要是每天都钻在课业里面,怕是还没有成人才,就已经成了傻子。特别是运动会这种能够团结同学的事情,就该要多多重视,既能开放个性,又能强身健体。 离开东南角之后,于东没有立即走出操场,而是到别的班级那里刺探了一下军情。 跟工美一样,其他专业也都卯足了劲,开幕式的花样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一片并不十分大的操场,充满了欢乐与激情,好似运动会在这一刻已经开始。 操场边上的跑道上,不少运动员们正在备战,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没有掉队。 “于老师。” 于东快要走出操场的时候,后面传来一声叫喊。 他扭头过去,看到两个熟悉的面孔,是他刚来金艺那天遇到的傅清欢与何远啸,那天她们还闹了个乌龙,把于东当成了来报到的新生。 两人的装扮依旧很时髦,虽然天气渐凉,她们却依旧穿着漂亮的裙子,不过何远啸这次头上多了一顶发箍,好像是最近出了一部什么电影,里面的女主角就爱戴这样的发箍。 “是你们啊,找我有什么事情么?”于东问道。 傅清欢没有立即回答于东的问题,而是笑着对何远啸说:“笑笑,我就说于老师记得我们吧。” 随后才再次看向于东,“于老师,你记性真好。” 于东看着傅清欢跳脱的模样,总感觉这姑娘有些傻乎乎的。 “你们找我,是有什么事情么?”于东再次问了一遍。 “哦,是啊,是有事情。”傅清欢拍了拍脑袋,好像刚想起自己过来是有事情一样,“是这样的于老师,我跟笑笑正在找模特,我们感觉你的面部线条特别好,非常适合当模特,所以就斗胆过来啦,于老师你有没有时间给我们当模特啊?” 于东没想到她们过来是为了这事。 他看了两个女孩子一眼,奇怪地问道:“你们不是工艺美术系大三的学生么?现在天天画人像?” 于东之所以感觉奇怪,是因为工艺美术跟其他美术专业很不一样,培养的方向也是生产、设计这一块,有点像是美术里面的工科,更加商业化一些。 要说一开始还有人像绘画锻炼基础,那到了大三基本上不可能还要去画人像。 他做了工美辅导员那么多年,自然清楚他们到底要学什么。 听到于东的话,两人的脸忽然红了起来,傅清欢支支吾吾地说道:“这不是因为我们基础差嘛,而且我跟笑笑以后准备做珠宝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所以更要把人像基础打牢。” 这一听就知道是借口,于东也大概能猜到两个小姑娘的心思,她们估计是想要借着画画跟他多接触,倒也未必谈得上是喜欢他,大概就是少女们对年轻男老师的好奇,觉得这样有趣吧。 他没有戳破她们,而是婉拒道:“我最近一直都很忙,恐怕没有时间帮你们。如果真的很缺模特,我们班有不少学生都不错,我可以帮你们介绍一下。” “不用了,不好意思,打扰你了。”一直没开口的何远啸满脸通红地说道,随后急匆匆地拉着还要说什么的傅清欢就走。 傅清欢被何远啸拖着,似乎还不甘心,喊着:“于老师,等你哪天有时间了,我跟笑笑再来找你。” 于东跟她们挥了挥手,兀自又摇了摇头,这两个姑娘倒也挺有趣的。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八章 诗集 九月十四日下午,于东睡了个午觉后正准备继续完成未竟的《第二世界》稿子,窗外传来刘昌敏的声音。 “于老师,别忘了三点钟的读诗会。” 刘昌敏胳肢窝处夹了一本书,看不清楚书名,但大概率是一本诗集。 他脸上笑眯眯的,又看了一眼于东面前的稿子,虽然心中好奇,却没有开口询问。 刘昌敏就是这点好,他总是能保持与人交往的距离,他早已知道于东大概在写什么文章,也见过不少次于东写稿的样子,但他就是能够忍住不问。 于东听到刘昌敏的话,抱歉地笑了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他看了看时间,已经两点三十多分,从这边去一号教学楼步行也要大概十分钟的时间,所以现在也该出发了。 “我跟你一起。” 于东收拾了一下桌子,随后锁上了门。 刘昌敏看着空手的于东,问道:“于老师,你不带一本书么,诗集或者其他的?” “哦,这次过来还真没带诗集。” “你喜欢谁的诗,要不我借你一本。”刘昌敏热心道。 于东想了想,说道:“你那有海子的诗集么?” 刘昌敏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他没想到于东会提到海子。 海子是刘昌敏最喜欢的作家,但这并不是刘昌敏感到意外的地方,毕竟海子死后这几年确实很火。 真正让刘昌敏意外的是,于东提到了海子的诗集。 可是,海子并没有出版诗集。 那么就有两种可能,要么于东不知道海子没有诗集出版,要么就是知道自己手里有“诗集”。 刘昌敏没有办法确定于东属于哪一种,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有,我去拿给你。” 说完他就跑回了自己宿舍,没过一会儿,拿了一个本子出来。 “这是我自己整理的一些。”刘昌敏把本子递给于东。 于东接过本子,眼睛里充满了惊讶,他没想到刘昌敏竟然会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对了,于东忽然想了起来,好像海子这会儿还没有诗集出版。 在于东的印象中,海子死后,他的诗由好朋友一禾以及西川整理,在几年后才得以出版。 刘昌敏一直盯着于东在看,当见到于东眼中惊讶的表情时,他松了口气,看来于东是不知道海子没有出版诗集,而不是知道自己有整理诗集。 刚才去拿本子的时候,刘昌敏一直在想,如果于东真的知道自己有整理诗集,那可太恐怖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跟人说过这个事情。 于东翻了翻刘昌敏的本子,里面是钢笔手写的诗,字体很工整,看得出来刘昌敏在写的时候非常小心认真。 这本手写诗集于东上一世见到过,但那是跟刘昌敏认识了好几年后的事情了,没想到这一世这么快就见到了它。 要整理这样一本诗集并非易事,现如今没有网络,不是什么东西一搜就能出来,海子的很多诗又未见于知名刊物,所以要花费很多心思去搜集资料。 还有些小报上会出现一些仿诗,也多署上海子的名字,这样一来就需要刘昌敏仔细甄别。还有些诗歌确实是海子所写,但是没有公开出版,只是由其他人以口相传,中间难免有错漏,又需要比较好几个版本。 于东用手轻轻抚摸着本子,感受着其中浸润着的刘昌敏的心血,最终还是把本子还给了刘昌敏:“这本子太过珍贵,你还是好好收藏起来,免得在我手上受些破损,那我罪过就大了。” “嗐,不过是闲暇无聊时随手抄的一些诗,哪有你说得那么夸张。”刘昌敏笑着说道。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手却已经不由自主地捏住了本子。 见他这忸怩样子,于东暗自觉得好笑,也不忍心再逗他,松开本子还给了他。 “我再去找一本其他人的诗集给你吧,或者弄两本诗刊。”刘昌敏说道。 于东摆了摆手,表示不用:“我脑子里面还算记了些诗,实在不行就用你带的那本。” “也好。”刘昌敏点了点头,他其实也觉得无所谓。 他们这个读诗会,也不过是空闲时交流感情用的,没有那么多讲究,今天于东过去,即便只是听别人说也没什么。 等刘昌敏回去把本子放好之后,二人去了一号教学楼。 到地方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到了,有六个人。 于东扫了一眼,都是些熟面孔。 工美三年级辅导员何煜,油画系的刘美琴、朱钰两位女老师,表演系的林珲,声乐系的吴爱媛以及学校的体育老师冯明。 这六个人加上刘昌敏算是他们这个读诗会的核心成员,还有其他人,却没有他们七个人来得勤快。比如于东,上一世就是刘昌敏带他来的读诗会,只不过他一般情况都是一两个月来那么一次。 见到有新人过来,正在聊天的六人都目光灼灼地看了过来。 特别是刘美琴和吴爱媛,她们两个还没有对象,现在看到刘昌敏带着这么一个帅哥过来,免不得多看了几眼。 只不过于东这样年轻却又让她们有些失望。 之前刘昌敏说要带个人过来,也说了于东比较年轻,但是她们没想到年轻到这个地步,看起来比学校的学生还要年轻。 体育老师冯明身材高大,长着一张硬朗的黑脸,他声音爽朗地笑道:“咱们这读诗会也算是来了个新人,不过这也长得忒漂亮了点,我这读诗会第一美男的宝座怕是要丢。” 一个男人被另一个男人夸奖长得漂亮,总让人感觉怪怪的。 朱钰瞥了一眼冯明,对于东说道:“于老师,不用理他,这人就是嘴上没把门。” 冯明嘿嘿一笑:“嘴上有把门那不是人,是神兽椒图。” 于东知道冯明是爱开玩笑的性格,是个自来熟的人,所以于东也就主动跟他们打起招呼:“大家好,我叫于东,是工美一年级的政治辅导员,很高兴认识各位。” 见于东主动介绍自己,其他人也都上来通了姓名,这样大家算是认识了。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十九章 树 等到三点钟的时候,确定没有其他人会来,冯明站了起来,走上教室的讲台,说道:“我先抛砖引玉了啊。” 看到自告奋勇上台的冯明,其他几人,包括于东在内都大感不妙。 这家伙肯定又要念那首诗! 果不其然,冯明没有让大家失望,他挺起胸膛,做出高昂的姿态,朗声道: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是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这是一首来自于汪国甄的《热爱生命》,1988年发表,至今已经过去三年。 在现在的文学青年中间,不仅仅流行着顾城、海子这样的诗人,同时也流行着汪国甄这样的诗人。 汪国甄的诗,总是积极向上,充满热情,一读起来就能感觉到一种由内而外的蓬勃之气。 与顾城、海子不同,汪国甄的诗中总是能见到一个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勇士形象。 有的人说汪国甄的诗没有深刻意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太少,像是一碗鸡汤。但是不得不说,即便汪国甄的诗是鸡汤,那也是一碗五星大厨精心调制出来的鸡汤,让人回味无穷。 只不过…… 再回味无穷的诗,也架不住冯明每次都读。 冯明是汪国甄的忠实粉丝,而且他常常跟人说,在汪国甄还不怎么有名的时候他就已经喜欢他的诗,他是那种资格很老的诗友。 作为一个体育老师,他喜欢在体育课正式开始之前,让同学们跟着他一起读一遍《热爱生命》。 学生们一开始觉得挺有趣,毕竟在体育课上朗读诗歌这种事情不可谓不稀奇。但是时间长了,学生们又都产生疑惑:冯老师难道就会这一首诗么? 不过不管怎么说,冯明对汪国甄诗歌的传播是有了很大贡献的,毕竟学校里面体育老师很少,但是每个学生却都要上体育课。 现在学校里面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朗读过这首诗,如果有人到金陵艺术学院来做个调查,看哪首诗在学校传诵最多,那《热爱生命》必然高居榜首。 讲台上冯明朝下面几人抱了抱拳,然后往台下走。 吴爱媛打趣道:“这世界就是怎么怪,明明是一首我从来没有看过的诗,现在已然能够全文背诵下来了。” 其他几人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朱钰说道:“李老师要去做政治辅导员,肯定非常优秀。” 冯明哈哈一笑:“多谢夸奖。” 吴爱媛见他这样子,小声嘀咕道:“没羞没臊。” 于东就坐在吴爱媛旁边,能够听到她说什么。这倒不免让他想起吴爱媛和冯明的故事,这两人一直对彼此有意,只是冯明家庭条件一般,不是本地人,而且还只是个体育老师,所以吴爱媛父母那边就不太满意。 吴爱媛没有拗过父母的意愿,最后经家里人介绍嫁给了国营企业的一个高管,这高管对吴爱媛不太好,在外面沾花惹草不说,还经常动手打吴爱媛。 一直到二十年后,他们都快五十岁的时候,企业高管出了车祸死了,冯明跟吴爱媛又重新在一起,那时候冯明一直都没有结婚。 于东在病床上听人说了这个事情,也是不免唏嘘,虽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这中间的波折却让人几乎失去希望。 想到这里,于东主动站起来,跟下台的冯明迎面对上。 走道狭小,一次过两个人有点勉强,冯明只好侧着身子。就在两人错身而过的时候,于东好像被什么绊了脚,忽然往冯明身上撞去。 虽然冯明身材高大,但是于东个子也不小,再说有心撞无心,冯明根本保持不了平衡,直接朝着吴爱媛身上跌去。 冯明反应倒也快,双手撑着桌面,最终没有砸到吴爱媛身上,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离得足够近了。 吴爱媛缩着身子,两人的脸只离了有二三十公分的距离,连彼此的呼吸都能感受到。 冯明感觉一颗心脏怦怦直跳,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还是吴爱媛推了他一把,他才站起身来。 于东在后面连连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这不知道怎么搞的,忽然绊了一跤。” 冯明愣愣地摆手:“没事,没事。” 于东笑着拍了拍冯明的肩膀,说:“冯老师你要不就坐我这儿吧,我也上去给大家读一首诗。” 冯明不知道怎么的,被于东这么轻轻一拍就坐了下去,像是于东的手有着无穷的力量。 其他人没有注意冯明的异样,只是听到于东要读诗,就都来了兴趣。 刘美琴用手抵着下巴,看着于东问道:“于老师,你准备读谁的诗?” 于东摇了摇头没有回答,随后慢慢走上台,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树。 他低头酝酿了一下感情,随后开口: “我走过前世的花园 见到路旁的树 他们与我说话 陌生人 你好 我抬头看向他们的枝桠 他们 有的繁盛坚韧 有的寒瘦质朴 我挥挥手 朋友们 好久不见” 很短的一首诗,于东将诗读完,就默默下了台。他原本的位子让给了冯明,就去到了刘昌敏旁边坐下。 其他人都在认真回味这首诗,也在脑海中回忆,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 过了好一会儿,刘美琴又问:“这是谁的诗?” 还没等于东回答,朱钰说:“我感觉像是席慕蓉的。” 林珲则有不同意见:“我看像是舒婷的,风格很相似。” 刘昌敏摇了摇头,“我看都不像,太简洁了。” 他把目光投向于东,目光里面饱含疑问,等待着于东给出答案。 于东耸了耸肩膀:“这是我自己的诗。” 几个人都有些惊讶,但是都表现都很克制,冯明想了想,说道:“不好意思于老师,我有点疑问啊,你这首诗里面写了你走到前世的花园,花园里面的树不认识你,但是你却认识花园里面的树,这有些不合逻辑吧,按理说不应该反过来的么?我应该没有想错吧,树这个意象应该指的是你前世的朋友。”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章 传出来了 冯明能够这么快解读出这首诗的意思,于东一点都不意外,这个看起来非常粗犷的体育老师是个真正喜欢诗的人。 可以这么说,在座的七个人,除了于东之外,其他六个人都是真正喜欢诗的人,不然他们也不会成为读诗会的常驻成员。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何煜摸着下巴说道:“我觉得这里的前世应该指代的诗人——于老师自己的梦或者潜意识吧。而这些树代表的是很久没见的朋友,于老师潜意识里面其实是害怕朋友们已经忘了自己。” 冯明点了点头,“你这么说是有点这个意思了,于老师,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于东摊了摊手,“随手写的,真没有多想。” 何煜笑了笑,“还是留点念想得好,诗的意味不就在于不同人的解读么?” “我觉得何煜说得没错,诗歌就在于不同人有不同的体会。”刘昌敏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框,“其实于老师这首诗给我一种很强的时空感,而且目的性很强,好像就想用三言两语说完一件事情,只不过我还搞不清楚到底是要说什么。” “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刘美琴附和道。 于东看着老朋友们因为自己的诗讨论起来,不免有些感慨,他的这首诗其实是见到他们的时候即刻做的。 诗里面的树,就是他们啊。 正如诗里面所写,他的老朋友们,却把他当成是陌生人。 …… 于东的诗是一个小插曲,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其他老师就开始分享自己最近在读的诗。 有很多是于东听都没听过的诗。 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于东也不可能听过所有的,但是不管是听过还是没听过的,他都会加入到他们的讨论当中去。 毕竟是从华文系毕业的,别的不说,关于文学的理论自然是一套一套的,各种诗歌流派、创作历史、文学手法……把刘昌敏他们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冯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怪不得诗写得这么好,于老师这可是专业的啊。” 其实冯明这个说法还是人们对华文系学生的偏见,事实上,文学专业并不培养作家或者诗人,反而更多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譬如语文老师以及文学评论家,又或是文学编辑和新闻记者。 文学家能成为文学家,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在学校里面学的那些东西。 当然不同类型的文学家也有区别,就拿家和诗人来说,后者跟文学相关专业的关系似乎更大一点。 于东上学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同班的同学们,多少能够写点诗歌或者散文,但是能写出甚至是长篇的则寥寥无几。 这是因为两者需要的才能是不同的。 不过于东没有纠正冯明的话,因为这只是闲聊的话,没有必要那么认真。 诗会在五点半的时候结束,虽然到了饭点,但是没有人提出一起吃饭的建议,他们的读诗会就是这样,每次只是读诗,并不聚餐。 等到大家快要散的时候,刘美琴走到于东身边,问道:“于老师,可以把你的诗写一份给我么,我有些记不得了。” 于东没有作他想,点头道,“当然可以。” 接过刘美琴手上的纸笔,于东把《树》誊写了一遍,然后递给了刘美琴。 刘美琴看着手中的纸笔,两只眼睛亮晶晶的,“于老师你的字真好看。” 跟在她旁边的朱钰噗嗤一声笑了,学着刘美琴的语气,“于老师的字真好看。” 刘美琪的脸一下子红了,羞恼地拍了一下朱钰,“钰姐你真讨厌。” 说完她就跑开了,朱钰笑了笑,跟于东说:“于老师这么有才华,以后一定要经常来参加读诗会啊,不然有人会失望的。” 于东点了点头,“一定。” “好了,下次见。” “嗯,下次见。” 等到几个女老师走了之后,冯明上来一把楼主于东的肩膀,“于老师可以啊,一来就俘获了刘老师的芳心,啧啧。” 于东瞥了眼冯明,“刘老师那边我不知道,不过你刚才跟吴老师的眼神我可见到了。” 冯明一下子不说话了。 …… 周一傍晚,于东正在看自己班学生练方阵,忽然有几个女生走过去,其中一个女生朝于东喊道:“于老师,你的诗写得真好。” “于老师,以后一定要多多写诗哦。” 几个女生哄闹一阵,就走了过去,留下一脸雾水的于东,以及数脸八卦的工艺美术班的学生们。 曲爱国立马凑了过来,“于老师,什么情况啊这是?” “不知道啊。” 曲爱国听于东这话,又跑去撵上了刚才那几个女生,跟她们聊了几句跑了回来。 “幸不辱命,帮你打听清楚了于老师,她们是油画三年级的学生,听说她们班的刘美琴老师今天拿了你的诗给她们做画画的题目,现在他们都知道你写了一首很厉害的诗。”曲爱国一脸兴奋地说道。 于东嘴角忍不住抽动起来。 什么叫幸不辱命?是我叫你去问的么?明明是你自己跑过去的。 还有油画班这事是什么鬼? 我写了一首很厉害的诗? 那首诗也就一般吧…… 这中间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很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的于老师写了一首很厉害的诗,油画班好多学生都为了这首诗画了画,个顶个的有意境!” 于东正在想油画班的事情,曲爱国已经扭头跟大家伙宣布了好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其他学生都嚎叫起来,引得操场其他系的学生纷纷侧目。 于东连忙压着手说道:“没有的事情,不要瞎说,不过是一首很普通的诗。” “看看,我们于老师不但有才华,而且还很谦虚。”曲爱国鼓着手说道。 于东狠狠地拍了拍额头,他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摊上了曲爱国他们这群坑爹学生。 还有刘美琴老师,她到底是怎么跟学生们说的,把事情传成了这样?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一章 你就是于东 “哎,于老师别走啊,给我们说说你的诗呀!” 于东听着身后曲爱国他们的哄闹声,脚步越发地快了起来。 看到于东走了,王阔问曲爱国:“老曲,于老师真写了首诗?还很厉害?” 曲爱国把头一昂:“这还能假喽?油画系的那几个学姐亲口跟我说的,她们没必要骗我吧。再说了,咱们于老师是燕师大华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之前在《收获》发表过文章的,写首诗算得了什么。我上次去他寝室找他,看他正在些东西,面前堆的稿子——” 说着曲爱国拿手比划了一下,“得有我小拇指这么厚,我估计是长篇。还有哇,咱们工美辅导员可是有传统的。” “啥传统?”王阔问道。 “大作家传统啊,苏桐你们知道么?他之前就在工美当辅导员,而且巧的是,他也是燕师大毕业的,啧啧,这剧本熟不熟?” “太熟了啊,这不是跟我们于老师一模一样么?” “真的哇。” 其他学生听曲爱国这么说,心里免不了对于东的那首诗又高看了几分,即便他们连这首诗上的一个标点符号都还没见到。 …… 接下来的几天,于东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持续发酵,他的那首诗开始在各系中间传诵。 然后于东就见识到了当代文艺青年们吹捧的功夫。 有人说于东的这首诗是朦胧诗的一个新潮,走出了朦胧诗派的桎梏,又融合了意识流的表达方式,属于先锋诗派。 又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于东的这首诗是逆流中的逆流,这样说是因为朦胧诗派之前被某些人认为是现代诗歌中的一股逆流,而于东的这首诗却在这股逆流中继续逆流。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哲学诗,短短的几行诗却探讨了时空的关系,阐述了时空的相对性。 不管如何,所以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情——金艺出了一个大诗人。 为此,校长吴常新还特意把于东叫到办公室问了这个事情,虽然于东谦虚地表示这首诗只是自己信手涂鸦之作,但吴常新却狠狠地鼓励了他一番:金艺要是出个大诗人,是一件大好事。 再后来,于东也就坦然接受了诗人这个称号,见到有学生跟他打招呼,他也很亲切地回应。 无所谓了,现在捧得再高,到时候摔下来大不了就地躺下好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九月底,金艺的运动会如期举行。 开幕式弄得非常隆重,各个专业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稀奇古怪的阵列都摆了出来,甚至他们工美一年级的心形阵列还不是最奇怪的,于东还见到一个八卦阵,而且是个带变阵的八卦阵,令人叹为观止。 从走方阵就能看出各专业的特点,像是美术类的专业则偏重于色彩和图画,例如油画系一年级,他们弄了个大花车,木板上画的是他们系在各届运动会的精彩表现。 而声乐系那边,则有不少乐器加成。最牛的是钢琴系,他们的花车上直接摆了一架钢琴,学生现场弹奏。 只不过开幕式大家各显神通、声势浩大,到了比赛的时候却一齐变得拉跨起来。 于东在台上看比赛的时候是频频摇头,好家伙,金艺的这些学生们真是不太有运动细胞,于东甚至觉得自己上场都能在大多项目中拿到名次。 大部分运动员穿得像模像样,跑步鞋、运动短裤、运动上衣……等到真动起来就原形毕露。 这就纯粹是矮子里面选将军了。 只不过不幸的是,他们工美91还是矮子里面的矮子,成绩尤为不理想,也就曲爱国在铅球运动中拿了个铜牌,算是唯一的遮羞布。 本来于东还怕学生们因为成绩不好而沮丧,准备去安慰他们几句,但是当他到了工美91的大本营时,发现大家都很轻松愉悦,嗑瓜子的嗑瓜子、吃甘蔗的吃甘蔗、剥橘子的剥橘子,丝毫看不上沮丧之意。 曲爱国这家伙还带头过来邀功:“于老师,我打听过了,油画91今年一个奖牌没有……” 于东忍着一口老血在嗓子眼,冲曲爱国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这群小赤佬,还真会自我调整。 …… 运动会快要散场的时候,工美89的辅导员何煜在操场上找到了于东。 “于老师,有人来找你,一个女的。” “女的?哪儿来的,找我干什么?”于东问。 “问了没说,四十岁左右,挺有气质的,听口音像是川省人。”何煜说道。 何煜说到川省,于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科幻世界》,而四十岁左右的女性又让他想到了社长杨萧。 但是杨萧怎么可能会来,为了自己给他们寄过去的稿子? 于东摇了摇头,他还不至于自大到这个地步,认为自己寄了一篇稿子,人家社长就不远千里亲自过来找自己。 带着疑惑,于东在何煜的指引下朝着政务楼门口走去,等他走到附近时,远远地看到楼下站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女人,正来回张望。 于东已经认出了对方。 他没想到,杨萧竟然真的亲自过来了。 杨萧看着来往的人,想在他们中找寻于东的身影。她也看到了有一个年轻人朝她看,却很快在心中把那个年轻人排除在外。 她倒并非认定于东是个年长者,只不过这个年轻人实在太过年轻,长相又极俊秀,十之八九是个学生。 只不过令她奇怪的是,那个年轻学生却径直找她走来,目光也一直放在她身上。 她忽然想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可能…… “你是《科幻世界》的杨萧社长吧。”不觉间年轻人已经走到跟前,并主动开口。 杨萧点了点头。 年轻人笑了起来。 很多年后,杨萧回忆起跟于东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时,心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他脸上布满了光辉的笑容。 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把温暖的余晖接在身上,一笑起来,秋天在那一瞬间变成了春天,天上的云彩都跟着欢快。 “我就是于东。” 杨萧不可思议地摇了摇头,把于东的话重复了一遍:“你就是于东。”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二章 华文专业 于东把杨萧请到了办公室里,拎着茶壶找了半天没找到茶叶,只能给她倒了杯白开水。 “杨社长,条件简陋,只能请你将就了。” “已经很好了。”杨萧摇了摇头,四下打量起来。 这是一个集体办公室,大概有十几个位置,这会儿没有其他人。于东的这个位置,一看就是个新来的老师的位置,比别的位置都要整洁些,没有放什么东西。 “你们学校今天好像是在开运动会?” “是啊,已经结束了,现在学生和老师们都赶着放假回家,所以办公室这会儿没什么人。这次国庆学校一下子放了九天,远的近的都有时间能回去一趟。” 高校在节假这块向来比国家法定的要大方些,像是平时,虽然现在国家实行的还是单休,但金艺每周就有一天半的休息时间。 “今天来见了你,明天我也准备回家了。不过我们没有什么假期,回去还是要工作。《科幻世界》的情况你应该有些了解,之前几年走得非常艰难,今年好不容易有些起色,我哪敢耽误。”说到《科幻世界》,杨萧略显疲惫的眼睛中隐隐地散发着一股光芒。 于东点了点头,对杨萧所说的情况表示理解,随后又安慰起她:“杨社长也不用过于忧心,我对《科幻世界》的前景是看好的,随着国内外的接触越来越多,国内的读者对科幻的看法也会逐渐改变。” 杨萧对于东的安慰没有太过在意,因为这样的话她听过太多,她以为于东跟其他人一样,纯粹是安慰。 但她不知道的是,于东不仅仅是安慰这么简单,他是真的相信,因为他曾经经历过《科幻世界》辉煌的时候。 “于老师,我也不太多耽误你的时间,咱们直接讲正事吧。”杨萧调整了一下心情,说道,“这次我过来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看看《第二世界》的全稿,只有这样我才能决定是否要在《科幻世界》上连载它。杂志社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没有办法去冒太大的险。” 听到杨萧要看全稿,于东很遗憾地说道,“不好意思杨社长,《第二世界》我只写了一半,你想要看全稿,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听到于东的话,杨萧眼皮猛然跳了一下,她没想到《第二世界》竟然还没有完稿。 不过随后她又感到庆幸,幸好自己没有贸然下决定,不然真的就出问题了。 “不过,如果你是想要知道全部故事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看看我的大纲。”于东说道。 大纲么? 杨萧觉得看大纲,还不如看于东已经写完的那部分稿子。 但她还是点头说道:“好,我先看看大纲。” “那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稿子都在宿舍,离得不远,我去取来。”于东站起来说道。 杨萧却也跟着站了起来,“我跟你一起去吧。” 于东皱起了眉毛,虽然他跟杨萧年纪差了不少,但是带着一个女人去宿舍,难说不会引来什么风言风语。 学校可不真的是什么象牙塔。 “不方便么?”杨萧敏锐地观察到了于东的表情,问道。 于东想了想,坦荡地摇了摇头:“没有,我们一起过去吧。” 到了宿舍之后,于东把已经写好的稿子以及大纲找出来给杨萧。 近二十万字的手稿,总共有四百多页,摞起来厚厚一叠。 再说于东这大纲,他写了有两万多字,也有好几十页。 杨萧手里拿着沉甸甸的稿子,不知道为什么,刚才一直悬空着的心,忽然就放下来一些。 二十万字听起来就是个不轻不重的数字,但是真的拿在手上却能感受到份量。 杨萧知道短时间是无法将余下的十几万字看完的,所以就选择了先看大纲。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于东的大纲很有意思,不是什么简单的故事介绍,中间还穿插这一些非常独特的灵感,读起来有些跳脱,所以才会花费杨萧这么长时间。 等到整个大纲都看完之后,杨萧长长地呼了口气。 “于老师,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看你对英特网似乎很有研究。” 杨萧看过大纲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于东对网络的发展也太有见解了,虽然其中很多东西她也看不明白,但是常年的科幻文学工作,让她在科幻这块有着敏感的神经。 她能体会到故事中于东展现出来的完整的网络世界架构,这篇大纲里面有很多见解让她想起了克拉克当年关于无线电发展的那篇论文,有不少预想。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些预想会不会成真,但是绝对能看得出来于东在这方面是有研究的。 但是于东的回答却让她惊掉了下巴。 “我之前在燕京师范大学读的华文专业。” “华文专业?” 杨萧今天因为于东两次感觉到了强烈的心理冲击,第一次是得知于东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第二次则是现在——听到于东说他读的是文学专业。 文学专业的能写科幻么? 当然能,可是很少。 纵观科幻文学历史,大部分知名作家早年都是主攻自然科学的。 比如《时间机器》的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年轻的时候在皇家科学院学习物理、化学、地质学、天文学。 阿西莫夫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当过生物化学助理教授,海因莱因曾在加利福利亚大学攻读物理,后来在费城海军航空实验所担任工程师,亚瑟·克拉克在皇家空军担任过雷达机师,参与过预警雷达防御系统的研制。 再说国内,最知名的科幻家郑文广,天文系毕业。 不过…… 杨萧又想到一个人,将科幻文学带进电子时代,《神经漫游者》的作者威廉·吉布森,他可是拿的文学学位。 这样一想,于东似乎跟吉布森有些相通的点,两人都是文学学位,写的作品又都跟网络有关。 不过,明显能看得出来,威廉·吉布森关于网络还没有于东这样细致。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三章 回家(求票票呀) 《第二世界》的大纲中关于虚拟网络的描写让杨萧叹为观止,另外书中关于人类自身的探讨让整本有了人文关怀,这一点也让杨萧觉得很难得。 而且从故事性来说,结局的反转确实能够吸引到读者。 她也有些明白为什么于东的文字为什么这么细腻了,这大概跟他华文系出身有关。杨萧向来认为,科幻文笔是次要的,但是当其他诸如故事性、逻辑性等方面达到某个水平之后,文笔的作用又凸显了出来。 “于老师,你有写过其他科幻或者想过写科幻么,比如中短篇?” 要不要连载《第二世界》,杨萧还没有决定,而且她也不会现在就决定。但是这不妨碍她跟于东约稿啊,即便后面决定不连载《第二世界》了,要是能从于东这里约到中短篇的稿子也是好的。 “有些想法,不过最近一直忙着赶《第二世界》的稿子,所以没有顾得上,等我把《第二世界》写完,大概也就一个月的时候,后面会考虑中短篇的事情。”于东说道。 杨萧微微笑了起来,“以于老师的能力,写中短篇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其实我也挺意外的,一般我遇到的科幻作者,通常都会写一些篇幅比较短的来练手,像你这样上来就是三十几万字的长篇,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我也是写着试试。” 其实于东并不像杨萧想的那样上来就长篇,且不说前世生病后整日除了看书就是写书,在电脑里面敲了几百万字的稿子,单说他学生时代自娱自乐写的短篇和随笔也都有大几十万字了。 只不过那些随笔、绝大多数都没有发表,唯一只在《收获》上发表一篇,就是苏桐上次提到的那篇。 杨萧又在于东的宿舍坐了一个多小时,除了聊科幻,其他时间都是拉家常。 她是个善于聊天的人,总是能引起话头让聊天顺利地进行下去,全程未曾出现过冷场。 中间她也试探过于东的口风,如果最终《第二世界》没有连载,他是否愿意交给他们联系出版社出单行本。 不过于东没有具体表态,只说最好是可以在《科幻世界》上连载。 于东想得很明白,虽然《科幻世界》现在销量不佳,但如今每期也能卖到五位数,而他们杂志的流传率是四比一,也就是说一本《科幻世界》通常会有四个人看。 如果连载的时间长点,能收获的读者肯定更多。 但要是出单行本,能卖出个几千本估计都要烧高香了。 以后走的路肯定是要出单行本,但是现在不行,不管是他自身的名气还是国内科幻的行情,都不适合这么做。 当然,如果杨萧坚持不让《第二世界》连载,于东恐怕也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出版社。 在于东宿舍聊完天,已经傍晚六点多钟,于东就提出请杨萧吃个饭,但是杨萧却说自己要赶晚上的火车回川省,这顿饭就没有吃成。 “这份稿子我带走了,回头你尽快把剩下的稿子发给我。最后怎么决定,我会写信——还是拍个电报给你吧。如果真的确定要连载,我希望你能去一趟社里。”杨萧把于东的稿子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说道。 “好。”于东点了点头:“你能亲自来找我,我很意外,也很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我自己的作品受到重视而感动,更是因为《科幻世界》有你这样的社长而感动,因为华夏科幻文学有你这样的卫道者而感动。” 杨萧听到于东说她是卫道者时,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随后笑了起来:“言重了,你留步吧,我先走了。” …… 于东是国庆当天坐火车回的家。 早上天没亮就出发,到家的时候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 他家住在上沪一个欠发达的镇上,家家户户都是独栋的小洋楼,每户门口都有一围菜圃,生活精致些人家的则会少种点菜,另外种些好侍弄的花。 从屋落往北走上几百米就是一片水田,水田后面这两年刚刚盖起了几片工厂。 因为这几片工厂的出现,外地涌入了不少劳动力,村里的人有的已经开始往外租房子,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他们这边是上沪发展比较慢的地方,九十年代中期到零几年都在发展轻工业,一直到一零年左右才集体拆迁。 于东到了村口时,住他家隔壁的阿公正在井边洗衣服,看到于东回来,他张开只剩半口牙的嘴,笑道:“小孩侬回来啦,侬姆妈、爸爸在家等侬切饭。” “刘阿公,你怎么自己自己在洗衣服?你家刘哥哥呢。” “单位加班,一天天钱不给发多少,事情一点都不少的,侬现在单位好伐,不让你加班。” “还行,还行。” 一边跟刘阿公说话,于东一边加快脚步,因为他听说父母都还在家等他吃饭。 拐过一个巷子,于东回到自己家小院,父亲于汉声正在院子里拿着把扇子扇凉,看到于东进门,他扭头就跑。 于东一愣,他家这老头子怎么回事?见自己回来扭头跑了? 他正疑惑间,只听屋里传来父亲兴奋的喊声:“老婆,儿子回来了。” 紧接着,父母两个人一起从屋里出来,两人围着于东饶了好几圈,确定全须全尾之后,于汉声满意地点头:“看来金陵的水土还不错,身体养得还不错。” 秦芳却说:“我看瘦了不少呀,金陵的菜还是吃不惯的吧,快进去,妈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白斩鸡。” “哎呦,吃饭急什么,先让他把东西放下。再讲,菜都放了多长时间了,要热热吧。” “行,你带他把东西放下,然后弄点水给他洗一洗,我去把菜热一热。” 看着激动的父母,于东的情绪也被感染。 之前去金陵就职的时候,他说过国庆要回来,但是没有说具体时间,父母大概一直等到现在没吃饭。 “爸,妈,下次我要一时没回来,你们就先吃吧,留点剩菜给我就行了。” 于汉声奇怪地看着于东:“我们就是留剩菜给你的,我跟你妈妈早就吃过了,我们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你要是晚上回来难道我们还等到晚上啊。” 说完于汉声就朝前走了。 ……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四章 刘江(求票票) “爸,股票的事情你知道么?”吃饭的时候,于东问起了股票的事情。 “当然知道了,去年年底好像咱们上沪搞了个什么什么所,市长还过去剪彩了吧。”于汉声摇着扇子,看了一眼于东,“不过这玩意,我还是不看好,跟赌钱没区别,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什么,我之前在报纸上看到关于股票有关的新闻,好奇问一句。” 关于股票的事情,于东知道父亲应该也没怎么接触,所以就没有细问。他这次回来,一方面是为了跟父母在一起待几天,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探询一下关于股票的事情。 倒也不用费事,隔壁刘阿公家的儿子就在银行上班,这方面的消息应该了解得多一些。 只不过今天刘江还在加班,需要等他晚上下班之后才能找他。 刘江比于东大十岁,因为两家住得比较近,所以小时候都是刘江带着于东玩,关系非常不错。 但是毕竟年岁差得比较多,刘江上了高中之后,他们一起玩的时间就少了。 再后来这些年,从刘江上了职业学校开始,两人能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刘江忙着上班,于东又忙着上学。 偶尔回家碰到了,也只是简单聊上几句。 这几年刘江过得不太好。 他长相帅气,人又活泛,加上学历和工作都不错,当地不少热心的人都喜欢给他讲老婆。只不过他向来连人家姑娘照片都不看一眼就直接拒绝,也不管跟介绍的人关系如何,拒绝的时候也都是干脆利落,丝毫不顾及面子。 时间久了,也就没人敢给他介绍了。 到如今,三十好几还没有对象,这样就免不了被旁人说闲话。特别是之前给他介绍姑娘被拒绝的婆子们,嘴里的闲话最多。 还算留口德的,一般也就说他眼光太高,瞧不起一般姑娘,不自量力之类的。 不留口德的,连他有隐疾或者不喜欢女人这种话也能说得出来。 关于刘江为什么到现在不结婚这件事情,于东多少知道一些。 刘江之前有一个女朋友,是上学的时候认识的,两人谈了很多年,后来刘江工作没几年女的跟他分手了,刘江因为这事喝了农药自杀,不过后来被及时救了没死成。 这事知道的人少,外界一般只知道他当年食物中毒差点死了。 不得不说,于东跟刘江也算是难兄难弟,都是毕业没多久被甩。 只不过于东当时被甩的时候反应没有刘江那么强烈,更没有想过寻死,许是因为对待感情的态度不同,又或许是他跟夏杨燕感情没有刘江他们深吧。 后来刘江还是结婚了,于东还去参加了婚礼,新娘很普通,不过婚礼上刘江满脸的幸福,听说新娘跟他是同事,主动追的他。 …… 晚上八点钟,天已经黑透,刘江骑着自行车回家的时候,见到巷子口站着一个人。 借着自家二楼的灯光,隐约看清这人的相貌,刘江面色一喜,冲那人喊道:“小东,你回来啦。” 于东本来看有人骑车回来,还不敢认,听到声音知道确实是刘江回来了,笑着回应:“江哥,下班了啊。” 刘江又蹬了几脚,车到了于东面前的时候,他拎着车把一转,在于东跟前来了一个漂亮的神龙摆尾。 完了还得意地说道:“怎么样,哥的车技可以吧。” 于东捧场的竖起拇指:“来赛(厉害),咱们吉旺镇一绝。” 刘江拿手按着于东的肩膀,哈哈一笑:“过节放了几天假?今天回来的?” “放了九天,下午到家的。” 听于东说放了九天,刘江一脸羡慕道:“还是在学校当老师好啊,不像我们,没个正常假期。算了,不说了,你怎么在这外面待着,不怕被蚊子给你吃了啊。” “在等你,蚊子还好,出来的时候抹了花露水。” “等我?”刘江有些意外地看着于东,想不通这小子为什么大晚上在这喂蚊子就为了等自己。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刘江可能认为是开玩笑。但是于东的性格他知道,于东说是等他,应该就真的是在等他。 “等我也可以在家里等,走,跟我进去。”刘江下了车,拉着于东进了自己家。 刘阿公正在客厅看电视,看到刘江和于东一起进来,也没多想,指了指餐桌:“菜给侬留好了,要是感觉冷了就自己热一热。” “好,我知道了。” 刘江没有急着吃饭,而是把于东拉到自己房间,“你有什么事情要找我?” 于东看了看外面,说:“要不你先吃饭吧,我的事情不急。” “吃饭更不急,哪天不吃饭?” “好,那我就说快点。是这样,你不是在银行上班么?有没有关于股票的消息?”于东开门见山地说道。 刘江一脸奇怪道:“怎么,你想玩股票?” “就是看了新闻,有点兴趣,想要了解一下。” “嗨,股票这玩意水深着呢,而且你这在金陵上班,也不具备玩股票的条件啊。还有,别怪我说啊,你才刚毕业,哪有钱去买股票啊,现在国内股市刚刚起步,未来谁也说不好,别把你套进去了。你别看现在好像供不应求的样子,但终究是资本游戏,普通人在里面捞不到什么钱的。”刘江苦口婆心地说道。 于东不了解经济,他之所以对股票有兴趣完全是因为记得股票认购证的事情。至于刘江说的这些,他并不是很清楚。 有可能刘江说的是对的,但是在股票认购证这件事情上并不适用,也有可能刘江自己也并不了解,只不过是听了一些消息做了自己的理解而已。 但是于东过来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学习经济知识,所以刘江说的这些并不是关键,他只想知道股票认购证的事情。 但是这事又不能直接问。 “那股市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比如增加发行的股票之类的?”于东问道。 刘江想了想,摇头道:“这倒没有。” 得到这个答案,于东没有失望,既然刘江说没有,那么至少说明认购证的事情短期内不会发生,他还有些准备的时间。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五章 巧遇(求票票) 从刘家出来的时候,于东的心情还算不错。 他抬头看了看头顶的下弦月,并不着急回家,决定先在周边走走。 虽然村子里面没有装路灯,但是这会儿倒也不算黑,一则有月亮,二则多数人家现在都还亮着灯。 自从附近盖了几处工厂之后,村里面晚上就热闹多了,村口王老头一家还开了个小卖铺,专做那些外来工人们的生意。 这会儿似乎有某个工厂刚刚交班,不少穿着穿着厂服的年轻人三三两两走在路上,虽然脸上带着疲惫,眼中却充满希望。 能到这边务工的人,一般都是偏远农村的,这几年庄稼不好种,政策也不像后来那样有利于农民,很多人就放弃种田出来找机会。 农村里首先富起来恰恰也是这些出外务工的人。 再过几年,工资水平上去之后,这些人就会拿着钱回家盖间大房子,有儿女的也能供得起儿女上学了。 虽然偶尔会因为与本地人的生活差异感到沮丧,但是生活总归一个盼头。 工厂与村子之间还有一大片稻田,稻子已经被收割掉,留下稻茬没有处理,它们被留下来当作来年的肥料。 一些土青蛙藏在稻茬之间呱呱地叫着,要有人走过,它们会忽然停下来,等脚步声停下的时候,它们又再次叫起来。 它们是幸运的,因为现在他们还能有藏身之地,再过不了多少年,这里将会有无数大楼拔地而起,路上到处都是呼啸而过的汽车,霓虹灯光不会放过每一处黑暗。届时,他们的后代将会无处可逃。 但它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它们正在经历这迅速变化的时期,感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强烈冲击。生活已经开始改变,不远处的工厂就是佐证。 于东在月光下自嘲地摇了摇头,这些土蛤蟆懂些什么? 在外面瞎逛了一会儿,于东实在是没有抗住蚊子的侵袭,出门前涂抹的花露水好像已经失去效用,仅仅一会儿,他手刃的蚊子就有两位数。 …… 后面几天,于东找了机会去证券所那边看了看,也没打探到什么消息,他就把认购证这个事情暂时放下,准备隔一段时间关注一下经济新闻。 刘江给他推荐了几份报纸,并告诉他,如果想要了解股市的消息,看这几份报纸便可。 到了第八天,于东收拾收拾准备去金陵。 坐公交车去车站的时候,于东在车上听到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老傅,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人艺我熟得不得了,今天就带你去见识见识。许承现老师知道吧,熟人!” 是刚上车的两个小伙子,个头差不多高,应该都是学生。 说话的那个穿得时髦些,锃亮的皮鞋、拉风的夹克,手上戴着一个牛皮带腕表。另一个相对要朴素些,工装裤,牛仔褂,脚下的磨砂皮鞋也有些旧了。 于东感觉声音熟悉,但是只能看到两人背影,不确定是不是自己想的那个人。 时髦小伙说完之后,旁边的朴素嘁了一声:“老徐,你这话说了多少遍了!” “说了多少遍不是关键,关键是你今天第一次跟我过去,今天我让你服……” “唉,我说,那两个小伙子,票买了么?” 两人正在聊天,售票员忽然敲着面前的铁杠子,质疑他们两人没有买票。 时髦小伙先转过身来,说:“大姐,你是不是记错了,我们买了票的呀。” “是啊,大姐,你看看你手里的钱是不是有……” 两人正要跟售票员理论,却没想到售票员忽然拍了拍脑袋说道:“哦,是我记错了,你们买了票的。” 这下时髦小伙可不干了,他刚才平白被人冤枉,臊得整张脸通红,没想到转眼间就“沉冤昭雪”。 他执意要得到售票员的道歉:“你冤枉人总不能这么就过去了吧,不能道个歉么?” 这时公交车到了一站,车子忽然停下,站着的人随之晃了一下,等到上下客完了后车子重新启动。 售票员一边收着新乘客的钱,一边笑兮兮地说:“那对不起啦。” 这显然不是什么诚恳的道歉,不过小伙子也没办法,人家确实也说了对不起。 坐在后面的于东把眼前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同时也看到了两个小伙子的长相。 那个朴素小伙于东没什么印象,但是这个时髦小伙于东却一眼认了出来。 是徐铮,还没脱发的徐铮。 徐铮算是上沪籍相当出名的演员及导演了,他最一开始被大众熟知应该是出演了《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后。 那部电视剧后的很长时间,他身上都顶着一道“猪八戒”的光环。 接下去几年,他又演了几部大火的电视剧,诸如《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在小荧屏中混得风生水起。 一直到演了《疯狂的石头》后,徐铮的电影生涯才算正式开启,后来一度成为华夏最卖座的演员。 虽然现在的徐铮还有头发,但是相貌跟后来变化倒不是很大,依稀能够认得出来,而于东之所以能肯定是他,除了相貌之外,还基于另外两方面。 一个是徐铮的声音,他现在的声线跟后来几乎没有变化,很有特征。另一个则是他们两个刚才的谈话,他们提到了上沪人艺,所以应该是上戏的学生。 既然是认出了徐铮,于东也就没有不开口的理由了,他对着满脸憋屈的徐铮说道:“同学,我倒觉得不应该是这位女士跟你们说对不起,相反的,你们应该向她道谢。” “道谢?”徐铮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盯着突然冒出来的于东,“你说她冤枉了我们,我们还要跟他道谢?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么?” 于东笑着摆了摆手:“不要着急,你先听我说完,刚才我在旁边看得清清楚……” 接着于东把发生的一切说了一遍,刚才徐铮他们在聊天的时候,有一个人站他们身边,用手在掏徐铮口袋里的钱包。当时于东正要开口提醒,被售票员抢了先。 售票员并非忘了他们买没买票,只不过是想用这样的方式阻止小偷偷他们东西。 听完于东说的,徐铮的脸再次红了起来。被人冤枉固然尴尬,但是冤枉了帮助自己的人却更让人感觉难堪。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对,我们应该谢谢你,谢谢,谢谢。”徐铮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 售票员挑了挑眉毛,“没关系,没被偷就行。” 说到偷,徐铮这才想起找要偷自己钱包的小偷,叫道:“小偷呢?!” 车里有人说道:“刚才车停站就下去了。”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六章 金马碧鸡老兵 徐铮想起来找小偷的时候,小偷已经跑了,但是即便小偷没跑,徐铮也拿人家没辙,因为是犯罪未遂,没有赃物啊。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后,公交车回归了原来的样子。 只不过徐铮开始不时地朝于东的方向看去,于东恰好也看他,好几次两人的目光碰撞到了一起。 过了好一会儿,徐铮还是忍不住了,走到于东面前,说道:“这位同学……我叫我你同学没关系吧,或者应该叫你这位先生?” 于东笑着说道:“我刚毕业,你叫我同学也没关系。” “你也是上戏的么?” 因为这班公交是朝着上戏的方向去,加上于东的长相,所以徐峥才有这样的猜测。 “我之前在燕京师范大学读书。” “哦。”徐铮点了点头,“那你这是去火车站坐火车到燕京么?” “不是去燕京,是去金陵。” “咦,你不是在燕京读的书么……哦,对了,你是被分配到金陵工作吧,你在什么单位……” “同学,有什么事情就说吧。”于东及时打断了徐峥的查户口行为。 被于东打断,徐铮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唐突,连忙说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就是想要跟你说声谢谢,刚才要不是你把事情经过跟我们说了,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于东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徐铮本来还想套个近乎,但是于东这言语间不太给他套近乎的机会,场面一时冷了起来,徐铮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愣了一会,说道:“打扰了,我先过去了。” 当徐峥扭头要走的时候,于东却忽然叫住了他:“你们是上戏的学生?” 徐铮一脸意外道:“你怎么知道?” “你刚才不是问我‘你也是上戏的么’,意思不就是你们是上戏的么?”于东笑盈盈地说道。 “哦,对哦。”徐峥拍了拍脑袋,不知道怎么搞的,他感觉今天的自己好蠢。 “几年级了?” “刚二年级。” “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徐铮,清风徐来的徐,铁骨铮铮的铮。” “你那位朋友呢?” “他啊。”徐铮看了看自己的同伴,“他叫傅呈鹏,我哥们。” 傅呈鹏,于东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会儿,终于是想起了这个名字,但是他印象中的傅呈鹏跟眼前那个俊美的小少年可不太一样。 于东记得傅呈鹏演过不少军旅、谍战题材的影视剧,形象一直很沉稳,有时候还会偏硬汉。 但此时的傅呈鹏却是个十足的奶油小生。 后来有人说徐铮有头发的时候非常帅,但是两人站在一起,徐铮的颜值明显要低傅呈鹏一截。 “学长,你叫什么?”自己这边两个人名字都说了,徐铮发现还不知道对方叫什么,瞬间感觉自己很吃亏。 “于东,干勾于,东风的东。” 徐铮嘿嘿一笑:“学长也爱搓麻将?” 于东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摇头笑道,“我说的东风,是吹在天上的东风,不是摸在手里的东风。” 这时公交车报站,于东要下去转车了,他背起自己的牛仔背包一边往门口走,一边对徐铮说:“同学,我在金陵艺术学院做辅导员,有机会去金陵记得找我玩。” 门开了,于东走了下去,又朝徐铮和傅呈鹏挥了挥手。 等到车子再次启动,徐铮回到傅呈鹏旁边。 傅呈鹏凑过头问道:“老徐,这哥们什么情况?” “还哥们,人家现在在金艺当老师,我不是看他挺有气质的,上去搭个话么。” 傅呈鹏露出奇怪的表情,“老徐,认识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你好这口啊,不过刚才那家伙是长得挺帅的。” 徐铮没好气地猴了傅呈鹏一眼:“要说帅,你比他还帅点,我要是好这口,你还能幸免?” 傅呈鹏大方一笑:“哦,这个我不在意的,你要是真的……咱们都是兄弟,说一声就行。” “去你的吧!” …… 于东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门口周大爷正吃晚饭,看到于东走过,端着个铝制饭盒就跑了出来。 “于老师,有你的信。” “哪寄来的?”于东提了提背上的包,问道。 “好几封,赶巧都这几天到,不是一个地方的,都归在一起,我给你拿过来。” “有劳了。” 过一会儿,大爷拿着一叠信过来,于东接过看了看,总共四封信,都是从燕京过来的,其中两封是转寄,转寄的两封,一封从上沪始寄,一封从江城始寄。 回到宿舍,把行李放下之后,于东才得空将四封信拆开。 上沪转寄的是《收获》杂志社发来的,杂志社新来的一位叫王瑜的文学编辑来信问他最近有没有新稿,信中把于东吹捧了一番,结尾说了句:盼能早日再见阁下大作。 看完信后,于东不免感叹,如今《收获》文学内部的竞争也如此激烈,文学编辑竟然主动拉人,既然能拉到自己头上,证明对这位叫王瑜的文学编辑来说,形势已经比较严峻,因为他须得往前找好几年的资料才能找到自己的信息。 只不过王瑜的信息已然落后,并不知自己已经到金陵就职。 另一封从江城来的信,出自于东的笔友,两人从高中就开始通信,一直保持到工作之后很多年。 两人长达十几年的书信往来,是由对方开始,又由对方结束。 于东高二的时候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忽然有一天收到一封信,就是寄给他们学校二年级二班的语文课代表。 看过信才知道,对方不过心血来潮随便选了一个学校,又随便选了一个班级,只是恰巧于东是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的语文课代表。信中也没有署真名,用的笔名叫“金马碧鸡老兵”。 于东觉得有趣,给自己取了个“鱼冻仙人”的笔名给对方回了信。 后来于东去了燕京师范大学,那位“金马碧鸡老兵”则去了江城大学,一直都没断书信。 直到于东工作大概七八年后,对方来了最后一封信说自己将要搬家,却没说新地址。 于东去信问了,却再没得到回信。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七章 一天(求票票) “金马碧鸡老兵”的这封信看日期应该是七月份就到了燕京,中间转寄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现在才到自己手里。 内容都是寻常内容,说一些最近他的所见所闻,也会分享最近读的或者诗歌。 还有两封信,一封是夏杨燕寄来的,于东放在了一边,先看起他老师胡月明的信。 看过胡月明的信,于东才明白,原来前面两封信都是胡月明帮忙转寄,而胡月明的这封信,就是把两封信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嘱咐了几句,大概让他好好对待工作,之前已然犯过错误,后面就该多加小心之类。 等到这三封信看完,于东才看向夏杨燕的信。 这次的信很厚,足足有六页纸。 前面五页纸有一半在说毕业之后工作有多么艰难,常常感觉一人难以承受,另一半则在隐隐地控诉于东这个男朋友未尽到责任,不能在身边就罢了,信件往来也稀少,连精神上的安慰都给不了。 直到最后半页,她才终于进入主题,提出了分手。 看到这遮遮掩掩的一封分手信,于东觉得有些好笑,夏杨燕大概把分手的责任推到了自己不经常写信给她身上。 但是他却知道,上一世,他频繁写信,换来的也不过是冷漠相对而已。 四封信,于东一一写了回信。 跟王瑜回的是感谢他的厚爱,如果往后有再次发表文章的想法,一定会考虑投给他。 与“金马碧鸡老兵”则大概说了最近的情况,又说了自己已经改了地址,让他下次往新地址寄信便可。 胡月明那边,于东就上次的事情再次请罪,同时感谢他帮忙转寄这两封信,并约好下次有时间回校去看望他。 至于夏杨燕,于东本来想多写几句,毕竟她写来了好几页,但是于东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还能写什么,最终还是只写了两句话: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希望以后你能找到更好的归宿。 为了让去信不显得太单调,于东特意将落款写得多些、大些。 等到信回完之后,于东又开始忙着赶《第二世界》的稿子。这几天放假在家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倾注了更多时间,每天都要写一万多字,现在还差两三万字就能完稿了。 只不过后面这些都是粗稿,还得改一改,然后用心誊写,这些工作又要花上好几天功夫。 预计一个礼拜之后能把剩下的稿子寄到《科幻世界》杂志社。 至于《科幻世界》会不会连载这部,如果连载,又会从什么时候开始连载,这些于东都没办法确定。 他的另外一部作品《补天》,如果顺利的话,十一月一日那一期会上。稿酬这几天应该就会到,总共是三百五十块钱,算下来等于是千字三十多元钱。 这个稿酬标准不算高,但是对于于东这样的新人来说也不算低了。 从稿酬来看,这个时期是华夏作家最后的辉煌期了。 按照平均稿酬,作家们写了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投到杂志社或报社,一经采用就能获得上百元的稿酬。 而如今工资水平不高,像是于东的职级,每月工资也才一百多元。于东的一篇《补天》可以拿到的稿酬,等于他三月的工资。 这样的好景没有太长了,过不了几年,工资水平逐年提高,甚至是成倍提高,但是稿酬标准却一直没有怎么变。 原先一篇万字可换三月工资,到了后来,先不说稿子越来越难被采用,就算是被采用,万字的稿子已经换不来一个月的工资了。 …… 十月份剩下的二十来天,于东将《第二世界》余下的稿子整理完毕寄给了《科幻世界》,然后就是默默地等待消息。 这期间他也没有闲着,抽空又写了一篇《一天》,全文两万字。 这篇《一天》不是他自己构思,而是借鉴了美国电影《土拨鼠之日》,他根据自己的印象,把电影情节改编之后写成了。 之所以写这篇,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快点赚笔稿费。 《第二世界》的事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定,而认购证这事又随时可能会发生,他需要在认购证出来之前多弄点本钱。 《一天》这篇的背景,于东放在了现如今的燕京。 故事的主角是燕京电视台一个整天混日子的记者,某天跟组去了燕京附近的某个镇做当地习俗的相关报道,却因为暴雪被困在了那里。 按照暴雪的情况,至少要等第二天才能离开镇子。 一心想要回燕京的主角无奈只能在镇子里留了一夜,而第二天早上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身边的人和事竟然跟昨天一样。 一开始他以为只是自己的错觉,后来发现自己真的重新过了这一天后又觉得很有趣,开始放肆地享受生活。 但是渐渐地他发现,每天都过着一天并不是什么上天美好的眷顾,倒更像是恐怖的牢笼。 他没有办法离开这个镇子,之前每一天认识的人第二天都会忘掉他,之前每一天做的事情在第二天都会重新开始,他一个人被困在了这个循环之中。 中途,他开始自杀,想要用死亡结束这一切。 但是他发现,不管自己以什么方式死亡,最终时间的循环都不会打破,每一天早上他都会重新活过来,在同一个地方,开始同样的生活。 后来,他在无尽的循环中改变了自己,有了更高的追求。 他开始学习知识,开始乐于帮助别人,开始学着跟当地人打成一片。他会跟村口的老大爷学习如何吹奏长萧,也会向篾匠讨教如何编织花篮,偶尔也会跑到退休的老校长那里讨论天文地理。 故事的最后,当村子里的每个人都认可他之后,时间循环解除了。 《一天》的故事跟《土拨鼠之日》差不多,差别比较大的在于两点,一点是于东将故事放在了华夏燕京,融合了本土文化,另外一点则是《一天》不像《土拨鼠之日》那样以爱情为主线。 原片中,主角是因为花费无数天去追求同事,最终还是被同事拒绝才改变的。 但是于东笔下的故事,主角更多的从镇子里面生活的点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牵绊参透生命,反而弱化了爱情的这条线。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更规则 公众期每天基础两更,应该不会有请假,即便真有请假的情况出现,后面也会补上。 至于加更的话,月票过百或者打赏过万点加一更,条件不高吧…… 要是遇到什么喜事,酌情加更。 另:前面一章有一处错误,已经改正了,“十一月一日那期会上”改成“明年一月一日那期会上”,未免影响体验,特此告知诸位。 . . . . . . . 最终解释权归肉都督所有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八章 提前了 十一月一日上午,于东一直在忙着准备下午班会的内容。 一般隔一个礼拜,于东就会在礼拜五下午给班上的同学开一次班会,因为礼拜五下午他们班只有两节课,时间比较富余,学生们也愿意在这个时候开班会。 今天开会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下个月工艺美术系要举办一个“装饰艺术”主题的设计比赛,跟他们班的学生息息相关。 到中午的时候,坐在于东旁边的何煜起身伸了个懒腰,何煜看了看办公室,见只有自己跟于东两人,笑着说道:“看来就咱们忙些。” “这不是咱们系有比赛嘛。”于东揉了揉肩膀,笑道。 何煜瞥了眼于东面前的本子,知道他在准备设计比赛的事情,“你呀,其实没有必要这么认真。这个比赛办了好几年了,我也参加过好几次,但是说实话,一年级一般都是过去陪跑的。我刚来的时候比你还认真,后来连个风尚奖都没拿到,还伤心了好一段时间。反正你放平常心就好了,就当给学生们练练手了。” 于东笑道:“我就是这样想的。” 其实何煜说得没错,这个比赛一年级去参加一般都是陪跑的,于东在工美当了那么多年辅导员,自然知道情况。 而且,学生们的比赛成绩,跟他们辅导员一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政治辅导员,通常就是关照关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至于专业方面的事情,自然有专业课老师过问。他们都是外行,就算是要问也没头绪。 不过于东还是不愿意马虎,对于他们班的学生来说,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根本没有比赛经验,而且也不明白比赛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时候就需要他这个辅导员,一者为他们加油打气,二者要帮助学生调整思想状态,让他们尽可能地在这次比赛中得到成长。 “到点了,吃饭去吧。”何煜看了看时间,说道。 “好。”于东点了点头,会议的内容他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两人收拾了一下,正准备去食堂吃饭,在门口碰到兴冲冲的刘昌敏。 “于老师,正好,我就寻思你在办公室,特意过来找你。这么好的事情,不庆祝一下?”刘昌敏笑呵呵地说道。 于东一头雾水地看着他,“庆祝?” 看到于东的迷茫表情,刘昌敏意外道:“难道是我搞错了?” 他又从挎包里面拿出一本《钟山》杂志,翻到目录,指着上面说道:“这个于东不是你?” 于东伸头看了看,只见目录上写着于东两个字,名字前面是作品名——补天。 他诧异地皱起眉头,因为《补天》应该是在明年一月那一期上的。 《钟山》是双月刊,两个月出一次,之前苏桐他们说的下下期指的就是一月那一期。 但是现在杂志就摆在于东面前,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他的名字,还有他的那篇《补天》。 “是你么,于老师?” 刘昌敏跟何煜都看着于东,等着他的回答。 于东点了点头,“是我。” 听到肯定答案,刘昌敏眉眼绽放开来,拍了拍于东的肩膀:“那你还跟我装,这么好的事情,还不好意思?” “我不是……” 于东刚要开口,刘昌敏就拿着杂志对何煜说:“何老师你还没看吧,我跟你说,于东的这篇《补天》简直是绝了。而且这篇篇幅可不短,这一次估计杂志社肯定为了空出篇幅舍了不少其他人的稿子。” 听刘昌敏这么说,何煜也觉得高兴,毕竟他们都是一个读诗会的,他跟于东又是邻桌,看到于东有文章发表,他当然与有荣焉。 他抢过刘昌敏手中的杂志,笑道:“这期杂志我征用了啊。” 刘昌敏笑着摆手:“拿去,拿去。” 随后刘昌敏又搂住于东肩膀:“你们还没吃饭吧,走,咱们一起去食堂。放心,我们不会让你请吃饭的,就是想沾沾你这大作家的文气。” 刘昌敏平时不是个爱说话的人,但这次真的是非常高兴。虽然跟于东认识时间不久,但是这段时间跟他相处的时候,总感觉非常亲近,于东这个人好像非常懂自己。 虽然不至于到“士为知己者死”的地步,但是遇到一个能懂自己的人不容易,所以这次才这么高兴。 于东被刘昌敏跟何煜簇拥着朝食堂去,心里却依旧因为《补天》的事情而感到困惑。 他刚才特意看了看目录上其他的作品,并没有发现毕飞雨和王安意他们的名字,也就是说原本设计好的“地方风俗”特辑只有他的这一篇提前入刊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去《钟山》杂志社,苏桐那边也一直没有联系他,只有前些日子有工作人员送了汇票过来。 不过于东也没有纠结太久,既如此便如此,不管怎么说《补天》入刊了是一件好事情,杂志社那边既然这么决定也肯定有他们的理由。而且刘昌敏他们又这么高兴,于东也不想扫他们的兴。 所以走到一半的时候,于东大手一挥,说道:“还吃什么食堂,我带你们出去下馆子,打打牙祭。” “那敢情好!” 三人又转头朝着校外走。 …… 学校的圈子不大,消息传得很快,加上于东本来就因为上次“诗人”事件出了个小名,这次他的上了《钟山》的事情一天的时间就在学校传开了。 于东由此又多了一个“家”的名头。 其实这也跟环境有关,如果这事发生在燕师大,或者是燕大这一类学校,也算不得什么,因为每年学校的老师、学生在各大知名杂志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数不胜数。 但是金艺不同。 假如金艺有某个老师画了幅画得了什么奖,或者被某报刊刊登,学生虽然会关注,但是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因为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当时在文学方面,上一次学校有人在《钟山》这种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还要追溯到苏桐在学校的时候。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二十九九章 群众中来 谭锴吃过午饭后,准备在办公室小憩一会儿。 从今年夏天开始,他养成了午睡的习惯,在此之前,中午他根本睡不着,而且那时杂志社的情况也容不得他把中午的时间用来睡觉。 昨天下午,社长杨萧开了个集体会议,再次讨论了关于《第二世界》在《科幻世界》连载的事情,为了这件事情,他们已经开过了不少次会。 不过昨天的会有些不一样,杨萧从会议一开始的态度就很坚决,与其说他们昨天是在讨论是否连载《第二世界》,倒不如说是杨萧在通知他们杂志社已经决定连载《第二世界》这个结果。 没有人有意见,也没有人敢有意见,杂志社是杨萧一首撑起来的,只要杨萧愿意,杂志社就能是她的一言堂。 谭锴当然也没有意见,因为从很早的时候他就认为应该去做这件事情,即便会有风险,那又怎么样,再差又能差到哪儿去? 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科幻界已经不只有他们在坚持搞科幻文学了,自从五月份世界科幻协会的年会在蓉城举办之后,国内不少出版社和杂志社也看到了科幻的潜力,在积极挖掘科幻更多的可能性。 这就意味着,即便这次失败了,那也只是他们一家杂志社的失败,而不会是整个国内科幻界的失败。 所以现在的谭锴很放松,他觉得未来很光明,就算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只不过,今天谭锴想要午睡的美好愿望却不能实现了。 他这边刚坐下,门就被杨萧推开。 “谭老师,你看看这个。” 谭锴对于杨萧的行事风格早已经见怪不怪,他坐直了腰,看向桌面上躺着的那本白色杂志。 他当然认得这是《钟山》杂志,他也记得今天是本期杂志发行的日子,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去看。 “钟山,怎么了?” 杨萧把书往谭锴面前推了推,“里面有篇文章,叫《补天》,你看看。” “有篇文章?”谭锴更加疑惑了,“难道《钟山》也登了科幻作品?不可能吧。” 杨萧没有回答谭锴的疑惑,谭锴也没指望杨萧回答,他将杂志拾起,然后在目录里找到《补天》,“哦,二十五页,我来……咦?” 他只是顺带瞧了眼作者名,两只眼睛却忽然直了起来。 “这个于东,是那个于东?”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绕口令。 杨萧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我其实也不确定,但是感觉应该是一个人。你不用问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等你看完这篇就知道了。” 谭锴点了点头,没有废话,直接读起了《补天》。 他本来以为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但是这一读下来却花了半个多小时。 一方面文章篇幅确实不短,另一方面这篇情节紧凑的程度简直让人窒息。 读它的时候,谭锴感觉像是心窝子被人一拳一拳地掏着,而且每一拳之后的下一拳都要更快、更有力量。 谭锴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杨萧说她感觉这个作者就是他们知道的那个于东了,这篇虽然不是科幻,但却有一点点末世的影子,有点反乌托邦。而且现在他经历过暴风骤雨般的体验之后,再来细细咀嚼,能感觉到这篇在写作风格上跟《第二世界》有一点像。 再联系到《钟山》杂志社的地址就在金陵,主编苏桐又跟于东同是燕师大毕业,这个于东大概就是《第二世界》的作者于东了。 总不能这一切都能对得上,却有两个于东吧,谭锴不相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你怎么看?”杨萧见他已经读完,便开口问道。 谭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点头道:“应该就是他了,其实这也没什么稀奇的,看看《第二世界》的文风就知道了,他的纯文学底子很强。我怀疑在这篇《补天》之前,他就经常在各大文学杂志发表过文章,不然不会有这么深厚的功底,只不过我们没有留意罢了。” “这是好事情啊。”见杨萧没说话,谭锴继续说道,“他能愿意来写科幻,我们应该高兴,这些年纯文学圈子一直跟科幻圈子不挨着,对我们很不利。《补天》是一篇非常好的,如果于东以后能在文坛大放光彩,他说不定能成为纯文学圈跟科幻圈的桥梁。” 杨萧依旧没有说话,她在认真考虑着谭锴的话。 过了半晌,杨萧忽然笑了起来,“我怎么感觉我们今年运气这么好呢?” 谭锴也跟着笑了,“大概因为大势到了。” “大势……是啊,看来我得尽快再次跟于东联系了。如果这篇《补天》火起来,于东的稿酬我们可就不好给了。” …… 于东还没火。 但是在金艺,他绝对称得上是“巨星”了。 走在路上,时常会有学生盯着他看,眼神像是在看某类稀有动物。碰到他们工美班的或者其他性格跳脱的学生,还会直接起哄。 “于老师,收获、钟山都攻下来了,快把十月、当代也都攻下来啊。” “期待你的大满贯哦。” 而且肉眼可见的,金艺里面出现《钟山》杂志的频率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很多学生带着“是我们学校老师写的,肯定得支持”的想法去买了一本《钟山》杂志,算是一种应援。 不仅仅是学生会起哄,于东的那些朋友们也会起哄。 譬如一号晚上,于东正在手压井边打水,何煜趿着个拖鞋跑了出来,表情极其夸张:“于大家莫动,快快松开你的手,不要把力气浪费在这俗务之上,让洒家来代劳。” 于东一把按在他脸上:“去去去!” 楼里面的老师们听到下面的对话,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于东也抿嘴笑了,他大为感慨,这个时候人与人的距离了就是这样近,作家们不仅仅用文字跟别人交流,生活中也离人们不远。 作家从群众中走出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群众中去,因为群众才是作家们写作的基石。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三十章 省了二十了块 三号上午,于东去了一趟《钟山》杂志社。 因为已经来过两次,社里不少人都知道于东,所以这次他过去的时候,正在工作的编辑们都主动跟他打招呼。 “于老师来了啊。” 于东也笑着一一回应,走过副主编办公室的时候,何永乐坐在桌后朝门口的方向看,于东跟他目光碰在一起,干脆也打了声招呼:“何主编在忙啊。” 何永乐点了点头,“《补天》很好。” “多谢,多谢。” “来找苏主编的吧,你过去吧,一会儿完事了要是有时间到这来坐坐。” 于东一口答应下来:“好。” 随后他跟何永乐示意了一下,转身进了主编办公室,苏桐正在倒水,听到脚步声,背着于东说道:“你赶得挺巧,正好给你也倒一杯。” 端着两杯水,苏桐请于东坐下,“我以为你前天就会来。” 于东接过水,笑道:“本来是想前天过来的,不过这两天学校事情有些多,没找到时间。” 苏桐身子往沙发里面窝了窝,又点上一根烟,“《补天》提前入刊是我拍板的,主要是还是考虑到篇幅问题,王老师他们几个篇幅也都不短,要是都放在一期,有些挤了。现在看来,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提前入刊,也能给你安排一个好的位置,对作品的宣传要有利一些,的反响也确实不错。” 于东有些意外道:“这才两天多时间,社里都收到反馈了?” 现如今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慢,收集更慢,报社连销量都很难这么快得到反馈,更别说读者意见了。 不像后世,一篇文章发出去,一分钟之后就能在网上得到反馈。 苏桐坐起身往烟灰缸里点了点烟灰,又重新窝进沙发,“昨天傍晚我这边就接到了两通电话,分别是马源和余桦打来的,他们对《补天》还有对你很有兴趣啊。” 马源和余桦跟苏桐联系,这一点于东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他们三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先锋派作家。 或许后来有人提到先锋文学,首先想到的会是余桦或者叶兆延。 但是对于八十年代,真正经历过先锋文学那段时期的人来说,马源绝对是先锋派最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说他是先锋派的开山鼻祖。 84年他发表的《拉萨河女神》,被很多人认为是先锋派的开山作品,也是在这篇之后,人们才意识到的重点也未必非在“写什么”上,同样可以在“怎么写”上。 其实在于东看来,先锋派不算是一种文学流派,因为它没有文学流派应该有的核心。 看看先锋派这些代表人物的就能知道,他们的作品并没有统一的风格也没有一个相同的主题,只不过在技法上比相对传统要新颖。 先锋派有其进步性,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它只是华夏文学史上一场短暂的狂欢。 于东之前在《收获》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就对先锋文学的弊端有所指出,所以苏桐才会这么注意他。 但是于东指出过先锋文学的弊端,却并不代表他在否定先锋文学,相反的,他认为先锋文学华夏作者们在文学上的一次新颖且有深度的探索,是对华夏文坛的完善。 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于东的想法。当这些先锋作家不再一味先锋之后,就能作出更好的作品,比如苏桐的《妻妾成群》、余桦的《活着》。 于东在《收获》那篇文章上引用过结构主义创始人索绪尔的一句话:语言像是一张薄纸,思想是正面,声音在反面,我们无法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中,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引申到先锋文学上,“怎么写”和“写什么”也一样,不能光顾着怎么写,而不在意写什么。 这次马源和余桦为了自己打电话给于东,于东也确实没有想到,他没想到《补天》会吸引到他们的注意。 “马老师他们应该不知道我之前在《收获》上发的那篇文章吧?”于东问道。 苏桐笑眯眯地看着于东,“怎么,怕他们小心眼啊。他们之前是不知道,不过这事我跟他们说了,其实他们现在在叙事结构上的看法也跟从前有了一些变化。如果你看过余桦今年的新作品《在细雨中呼喊》应该能体会到,他在人物上用了很多心思,不再像从前一样只顾着自己的叙述技巧了。” 余桦的新书,于东这一世还没看,不过上一世可是看过好几遍,确实如苏桐所说,在这部作品中,余桦做了很大的改变。 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余桦的转型之作。 于东看过余桦的采访,被问到转型的事情时,余桦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发现笔下的人物开始反抗我叙述的压迫了,他们强烈地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屈服了。 “哈哈,是怕啊,不过就像师哥你说的那样,现在的情况跟从前已经不同了,大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认识改变很多。”于东笑呵呵地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苏桐一根烟抽完,正准备点上另一根烟,却忽然停下动作,把烟放回了烟盒里。 转而端起水杯,喝了一口,“他们对《补天》非常欣赏,听我说你是我学弟,今年才二十岁出头,都不相信。非说我骗他们,要有时间一定要见你一面。我还说跟他们赌十块钱,不过他们都没同意。” 于东哈哈一笑:“那师哥你这是少赚了二十块钱啊。” 苏桐却摇了摇头,“非也,我是省了二十块钱。” “这怎么说?”于东疑惑道。 “因为我还跟他们说,于东是个女的,还是个大美女。” “噗嗤——”于东刚喝到嘴里的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师哥,你这玩笑……” “哈哈,所以说不定余桦他们还想着以后能见到一个文坛大美女,你们见面的时候我一定要在旁边,看看他们的表情,肯定蛮有意思。” 于东揉了揉额头,苏桐看着是个厚道人,没想到也一肚子坏水。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第三十面一章 面具 在苏桐的办公室又坐了会儿,于东起身告辞,“师哥你也忙,我就不打扰你了。” 苏桐确实比较忙,所以也就没有留于东,只是说:“你要是再有稿子,只管往《钟山》投,这边离得近,总比其他社效率快,能不能过都很快能得到回馈。” 虽然苏桐没有点明,但是于东也知道他口中的“其他社”指的是哪些。 “好,我记住了。”于东点了点头,又指了指隔壁,“刚才来的时候见到何主编,越好过去看看。” “去吧。”苏桐掏出根烟,已然点上。 于东会心一笑,加快脚步走出了苏桐办公室,显而易见,他在的时候影响到苏桐抽烟了。 大概是上次王安意提了一嘴,所以现在苏桐在于东面前抽烟时多少有些顾忌了。 副主编的办公室开着门,于东抬手敲了敲。 正伏案写东西的何永乐抬头看到于东,笑着起身:“跟苏主编聊完了?” “他也很忙,不敢耽误他太多时间。” “最近社里确实比较忙。”何永乐走到柜子边掏出一个水杯,问于东:“喝什么,白茶,瓜片?我这就这两种茶。” 于东连忙摆手:“何主编不用客气,刚才在苏主编那边灌了个大饱,现在走起路肚子里面还在晃荡。” 听于东这么说,何永乐就把水杯放了回去,“我不是什么爱客气的人,你到我这里也不要客气。” “只是自然。” “坐吧。”何永乐拉着于东在沙发上坐下,“今天过来,是问《补天》提前入刊的事情吧?” “这个苏主编跟我说了,是考虑到篇幅的情况,所以把《补天》挪到了这一期。” 何永乐笑眯眯地说道:“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哦,还有其他原因?” 何永乐看了看门口,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上次走的时候不是碰到叶兆延了嘛,他上次过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大概是怕《补天》的篇幅太长,挤占他们几个的篇幅,所以提议把你的这篇分开。” “啊,是么?” 于东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眼睛盯着何永乐。 这位副主编大概四十来岁,有些微胖,脸上天然地带着一种笑容,这笑容像是一张面具,扒在他的脸上,而所有其他的表情都在这张面具上完成。 于东没想到他把自己叫到这里,就是为了说这个事情。他说的话是否真实,于东觉得有些可信性。 苏桐之所以没有把这件事情跟自己说,估计也是怕自己多想,跟叶兆延结梁子。 但事实上,这件事情是否跟叶兆延有关,于东其实并不十分在意。叶兆延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见过两面,连朋友都算不上的一个认识的人而已。 于东还不至于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跟这样的人之间的斗争上。 至于何永乐,于东已经在心里给他画了一个叉。他跟自己说这些绝对不会是出于好心,说不定是为了挑拨自己跟叶兆延或者是自己跟苏桐之间的关系。 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何永乐说完之后,一直盯着于东的眼睛在看,确定只看到惊讶之后,面具外层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嗐,你不要意外,文学圈嘛。你也不要怪苏主编,他也是为了你好,怕你知道后对叶兆延有意见,毕竟叶兆延在金陵文坛混迹了这么久,得罪他没什么好处。” 于东听完后,一脸诚恳地点头道:“何主编你说得对,我回头还真得跟苏主编道个谢,他确实是为我考虑。而且把《补天》跟他们其他人的文章分开,对我也是好事,毕竟我是个新人,作品跟他们这些大家的放在一起,肯定黯然失色。” 何永乐却是一愣,他不知道于东是真傻还是真怂,他都点成这样了,于东竟然一点火气都没有。 “咳咳,你能这样想就好,就好。”何永乐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于东暗自笑了笑,“何主编,我学校那边还有点事情,恐怕得早点回去。” 何永乐没想到于东这么快要走,愣了一下,点头道:“嗯,好,我送送你。” 于东伸手一拦:“何主编留步。” 走出《钟山》杂志社,于东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这栋三层的小楼,从前再往后,几十年里,华夏文坛有无数的优秀作品从这里出去。 而这方寸之地中,也有龃龉。 今天跟这何永乐接触这一会儿,于东就已然明白为什么在社里待了十好几年,如今已四十多岁的何永乐没有当上主编,却让三十岁不到的苏桐当上了。 回过头来,于东看了看时间,“呦,真不早了。” 喃喃自语一句,于东忙去找到自行车,往学校赶去。 他跟何永乐说的也不全是托辞,学校那边确实有些事情。 为了“装饰设计”大赛,班长曲爱国准备组织一场讨论会,带着要参加比赛的同学们一起互通有无,争取能够做出好的作品来。 听了这事后,于东特别高兴,学生们能有这样的自主性是他非常愿意看到的,所以就跟曲爱国说他们组织讨论会的时候,他也会到场。 约了是五点四十开始,于东紧赶慢赶五点三十多的时候就赶到了教室。 工美91这次参加比赛的总共有八个人,不过来参加讨论的却不止,基本上班里面的人都到齐了,其他同学虽然不参加,却也都想到场看看。 于东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教室里面闹哄哄的,各种声音混在一起,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等他进去之后,教室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但是也只静了几秒钟,学生们见到于东,高兴地聚拢了过来。特别是女孩子们,围在于东身边咿咿呀呀说个不停。 男孩子们自觉靠在外圈,也都目光炯炯地看着于东。 自从于东在金艺“局部地区出名”之后,工美91的学生们个个骄傲得不行,走在路上恨不得在头上顶两个牌子,一个牌子写“工美91班”,另一个牌子写“辅导员于东”。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