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位母亲,因孩子把她的一块名贵金表当成玩具拆了,便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46;Pinwenba&#46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并告诉孩子的母亲,这种行为是儿童创造力的表现,解放儿童,就得让他有动手动脑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听了老师的话,这位母亲感到有些后悔。

    “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老师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满足。”

    这故事就在这本书里,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故事中的老师就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顽童的创造潜能,满足了他对手表滴滴答答地走个不停的好奇心,其名言“在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在你的责骂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至今依然令人振聋发聩。对顽童而言,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我们排斥他,放纵他,或许都会让他自暴自弃。这个故事生动地证明,对顽皮的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是多么重要!

    作为一本教育著作,作者独辟蹊径,聚焦于校园中的“另类”——顽童,将它奉献给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和学生家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通常,人们总是偏爱性格乖巧、学业优异的孩子,而带着“有色眼镜”看那些顽童,甚至贬他们为“差生”、“问题儿童”。殊不知这些顽童头脑灵活,精力充沛,敢于探索,不拘成规。虽然有的人学习成绩不佳,但总有某一种能力很强,将来往往能成大事。所以,顽童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赏识他们的行为,尊重他们的人格。我相信,一份关爱就是一个世界,一份鼓励就有一个未来!任何教育者和家长都不要对他们丧失信心。坦率地说,迄今为止的人类,依然是地球上的一个顽童,有谁对人类丧失过信心吗?我们可是自诩为万物之灵的!

    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没有那种煞有介事的严肃,更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十字路口的顽童》表达的是对顽童的生存现状的焦虑和他们需要得到关怀的吁请。

    王灿明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顽童成长的研究。作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对书稿竟爱不释手。我感到,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教育著作。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在许多人看来,顽童即“差生”、“问题学生”。而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在成绩好的和中等的学生中,顽童也大有人在,“顽皮”与儿童的成绩或品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将顽童定位成“个性鲜明的常态儿童,其中不乏超常儿童”,从而确立了以赏识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这是很有学术勇气和教育眼光的。

    其次,作者经过100多个顽童的个案分析,详尽分析了顽童的各种心理优势(如他们的奇思妙想、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体验、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创造能力和多才多艺的才华等),揭示出大智若愚的神童表现和自主成才的秘密,反思了顽童培养中的若干盲点和误区,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构成了可操作的顽童教育指导体系。

    最后,作者勇于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在反复比较了多种研究方法以后大胆进行了叙事研究尝试,将精心搜集的100多个顽童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夹叙夹议,加上细腻的笔触和感性的铺陈,给人一种生命至真的感受,纯粹、人性、自然,温柔而有张力,让人既觉清新,又觉厚重,有直抵心灵的力量,丝毫没有那种学究式的空洞,也没有机械性的数字罗列,是一本值得广大老师以及家长细细品味的教育著作。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阳明)在《训蒙大意》中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对儿童的教育应“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而不要“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更不可动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旅美学者黄全愈教授更从教师的角度指出:“怎样看待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调皮捣蛋?这是老师功力的分野、胸襟的分野和人格魅力的分野,也是成为一个伟大老师的诀窍所在。”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建立在冷漠和轻蔑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是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完成的。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为了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必须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对顽童,要学会舒展眉头,摈弃成见欣赏他们的优点,宽容他们的错误,给他们以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发掘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让爱的教育不再是教育者挂在嘴上的空话,不再是公开课上奢侈的点缀,而真正成为眼眸中的信任和鼓励,成为一种教育心态,成为对个体成长的欣喜,成为对发展挫折的忧虑……我的学术信念是“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顽童同样也应该得到尊重。让生命的阳光照亮顽童心灵的每个角落,让每一个顽童都能抬起头来挑战自我,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最诚挚的期盼。

    2006年8月10日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