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都市小说 > 辛夷传 > 第二百六十六回 贪瓜果试图扯缘由 坐京师筹谋望怀州
    范仲淹很不接受他这种轻慢的态度,但难掩心中好奇,惟有答应。

    王拱辰大摇大摆的与他从药铺出来,一路向北,到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对面,找见一间小茶肆坐下,顺便叫了些汤水果子。

    他倒很直接,待茶仆走开,他并不与之闲聊,而是讲述起自己这几日的行程。原来他早已知晓孙副尉在监视他,只是他每次挑拣人多的地方出入,不留出落单的机会让人下手罢了。他最近住在崇文院安排的官廨中,总算安稳。尽管他总托假不入宫办事,又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惹得与他共住一处的其他官员生厌,他也不放在心上。

    王拱辰如此直白,却更惹恼了范仲淹,他不禁暗忖,你既知有人跟踪,竟还叫我去寻你,怕不止为了让我做个护卫,而是令我白白做箭靶;且你在药铺以我的名义威胁衙推,亦折损了我的名声。幸是那药贩不似个安分人,唬一唬,叫他安分些也好。

    范仲淹让他交代为何被怀州知州针对,他却先问:“先生可记得,如今怀州每年征收粮草,用的还是景德元年1004的价”

    范仲淹的确记得他提过一嘴,于是微微颔首。

    王拱辰的心情略感抚慰,接着终于将自己在东京街坊流连的缘由向他和盘托出:

    “须知京东生旱的消息,在相邻州府的百姓间流传的速度,远比到朝廷御案上要快。当田野入秋,农户还在赤膊耕作时,就已注意到麦田中乱舞的蝗蝻愈来愈多。老人们预感今年冬天不好熬,于是互相商议下,怀州大小农户决定提早收割,延迟播种,虽会亏损不少,总比被啃食干净要稳妥。

    这样一来,大伙便面临着坐吃山空的局面。稍有点脸面的大户,一早就知会了州府县衙,盼今年朝廷莫再征收粮草,然而,收粮的文书仍是按时颁布下来了。

    适逢冬旱,躲开了饥荒的地区若收不上救济京东路的米麦,则州府势必会被追究督导不力的责任。

    这是能够料想的,假若赵祯应允怀州今年免去赋税,那光河北路便有镇州c瀛州c贝州c博州等二十三州,试问哪个会服气届时难道还有不一碗水端平的可能若统统免去,军方的口粮如何解决更不要说拿什么救济京东路的灾民了。

    结果各个地方官被夹在中间,大多选择因循苟且,并不打算对百姓做出让步,毕竟就算向朝廷上疏亦无多大用处。

    李知州更下令,今次另造新粮册,每笔账算得干干净净,务求不能因州里的书吏受贿,出现东家多收一点西家少缴一点的情形,而让任何地主佃户感到不公。

    这番话讲得冠冕堂皇,处处为民着想,实则在警告他们,没人有逃脱的可能。

    百姓眼瞅拒缴无望,没办法之下,便觉得从牙缝中挤一挤,或多或少总能挤出点口粮。

    可虚得不提,有一点得计较清楚,兹是向他们收米入籴的钱,能同常平仓一个价,他们也不会还口,但无论如何,绝不能这种日子让官府再按三十年前的银子征收粮食。否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朝廷在紧要关头都不肯松口,以后更别奢求了。

    喊出这一底线,李知州着实光火:整个河北路都是走三十年来的价,让他去提,被上面责备他无能是轻的,怕就怕一向不愿意给钱的三司,到时在皇帝面前参他一本,说他打算从中牟利,他岂非成了众矢之的”

    做官的,但求相安,不求功过,谨守一条明哲保身的道理,范仲淹沉浮二十年,这等风气,他十分熟悉。“可这与你到皇城有何相干”他问。

    王拱辰道:“学生身为怀州通判,不止负责粮运,并且还得将州府事务单独提交陛下,眼见李知州与百姓僵持对峙没个结果,焉有袖手旁观之理”

    这话,若出自他自己之口,抑或旁的共事之人倒也罢了,但他观察王拱辰的言行并不能算大方耿介,实在没法信任,因淡淡道了一句“你的说辞倒很在其位,谋其政”,眼睛却不看他。

    王拱辰笑了笑:“与职衔的确没那么相干,说白了,只因贪嘴而已。”他喝了口茶,忽然道:“诶,对了,先生可喜欢吃石榴”

    “石榴”

    王拱辰点点头:“学生家里尚算宽裕,自幼便被双亲寄送到京师的伯父家暂住,打小只知读书,几乎没出过皇城。深州石榴,瀛州酥梨,河朔葡萄,皆生自河北路,学生顶爱吃,总也吃不腻。是故去怀州赴任前,学生并不太难过,心说到了那里,天天都有新鲜果子吃。可真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怀州同东京更近,距深州瀛州河朔,却相隔千里,且种的东西相异甚远,还一种种一片。种竹子,哪儿哪儿都是竹子,种皂荚,哪儿哪儿都是皂荚,总算有杏子,还是为着产杏仁。最后天天吃的,便只剩炊饼c馒头c炊饼c馒头,

    一吃吃到死。”

    范仲淹听得略有嫌弃,本来各地有各地为生的作物,没什么稀奇的,而他贪恋瓜果,直如妇人般短浅。转念一想,他当年不过十九岁,又释怀了些。

    正想着,王拱辰突然凝神道:“先生,连学生吃的都是炊饼馒头,那百姓吃什么呢他们提早收割,朝廷还要逼迫他们把过冬的粮草,几乎是平白赠送的交出去,他们难道就过得比京东饥民舒坦很多吗”

    范仲淹一愣,不意他着墨为此,斟酌几番后,姑且听信他一次:“那你待怎样,预备向陛下举发”

    “若可以举发,重则换其知州之职,轻则督促几句,无论如何,总算行之在册。”王拱辰紧紧攥住茶盏,“只怕陛下亦赞同李知州所为,学生就该束手无策了。“

    “当今圣上乃良君,必将赏善而除民患,你多虑了。”范仲淹停了停,又道,“反是你在茶肆流连多日,执意向举子们诉说邸报所写河北路的不实之处,才会令陛下起疑,更难怪李知州要找带你回去。你仔细来日真到陛下面前,他借机指责你捏造是非,无风起浪。”

    对于他的劝告,王拱辰毫不在意,反而别有深意的说:“先生放心,今日过后,学生的目的便达到了。”

    “怎么讲”

    “学生拿不准陛下心思,势必李知州也拿不准。既然都拿不准,便无需真去招惹,做样子便可。”王拱辰扬起嘴角,眼中满是热忱,“此刻的怀州,讨银子的百姓大抵已经到李知州府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