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修真小说 > 红楼老太太 > 分桃(捉虫,谅解虫啊)
    石梅舒口气“这就好。”

    她就怕没有堵住所有漏洞, 让王家钻了空子, 煽动灾民抢劫番薯, 毁掉试验田。发生研究三年的高效油菜种子被羊吃了,研究生无法毕业的悲剧。

    石梅想着,金大的手段还是很不错的,决定把这一家人都带回京都去。

    石梅是卯正二刻出发, 辰初三颗到达农庄。

    石梅这边刚把番薯田都巡视一遍,贾玫便匆匆来报“婶娘, 金大叔派人来说, 钦差大人们马上就到。”

    张氏贾敏没有诰封, 钦差不召见不便露面。

    石梅便领着贾琮元春前往大门口迎接。

    辰正时分,钦差队伍准时出现农庄大门处。

    走在前面的喝道的, 是王府的亲兵。

    头一顶轿子便是忠靖王, 紧着是北静郡王。

    荣府的贾赦贾政父子四人, 骑着骏马跟在这两顶轿子旁边护驾带路。

    然后是户部尚书,都察院御史,江苏甘肃河南的三位巡抚以及他们府标殿后。

    忠靖王北静王跟石梅都认得, 在贾代善的葬礼上见过一面, 还有些影像。

    虽然两人穿戴一样的四爪蟒袍, 石梅还是准确的认出了两人谁是谁。

    两位王爷就在农庄门前下轿步行。

    石梅的品级不及两位王爷, 但是石梅是东道主,而且还是陛下亲口夸赞的公忠体国之人。

    两位王爷不敢怠慢,下轿与石梅拱手还礼。

    二人见石梅带着两位粉雕玉琢的小孙子,又夸赞两句孩子聪明伶俐, 给了见面礼。

    贾琮元春两人的腰间多了两块压袍边的玉环。

    贾琮元春都不用石梅教导,小嘴吧嗒的到了谢。

    元春说“王爷长命百岁”

    贾琮忙着跟进“王爷福寿延绵”

    北静王与忠靖王两位王爷都是家财万贯的主儿。

    然而,北静王与忠靖王都有一个毛病,这两人多年在外征战,故子嗣稀薄。

    到如今,两人年过不惑,北静王只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还胆小怯懦得很。

    忠靖王的儿子也才五岁,因为忠靖王常年在外,王妃早逝,这儿子养在陛下跟前,对陛下倒比忠靖王亲热。

    遇见元春贾琮两个不认生的小书生,两人很是稀罕,伸手就一人抱了一个,嘴里还恭贺石梅“论福气还是您荣国公府啊,瞧瞧这孩子成群成群的生,还一个个这样俊俏聪慧,别人羡慕不来啊。”

    石梅知道这两位是真心羡慕荣府,不论荣府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有用没有,数量取胜啊。

    遂谦辞几句,再把两位王爷家的小王爷夸赞一番。

    这般时候,贾赦贾政还有贾珠贾琏都在后面照应。

    贾赦贾政照顾几位大人。

    贾珠贾琏两个则在指挥家人帮忙钦差队伍归置饮马。

    石梅不时瞟一眼他们兄弟,但见他们板着小脸,指挥有方,钦差队伍分流,马匹车架去了跑马场,哪里有敞亮的马厩草料。

    石梅这边安心的陪同几位钦差大人。

    石梅将两位王爷安置坐定,喝上了吓煞香茶,户部尚书,督察院总宪,三位巡抚也进门了。

    一般来说,江苏巡抚身为东道主,应该先行一步,前来瞭哨开路。

    然而,偏生被忠靖王与北静王给他缠住了。行动坐卧不许他稍离。

    这是陛下的意思,他想看见的是原生态的番薯种植园,最怕人家作假糊弄他。

    一亩地一千五百斤的产量,在大月朝史无前例。

    因此,陛下格外重视,派出两位信任的后辈子侄过来勘察。

    当然,石梅一点不担心,她本来就打的有埋伏,一千五百斤有增无减。

    石梅跟户部尚书,左都御史,三位巡抚见礼奉茶已毕。

    忠靖王与北静王对视一眼,便看向户部尚书胡巍“巳时开挖,大人主持吧。”

    户部尚书忙着作揖“两位王爷面前,哪有下官出头的道理。”

    北静王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是奉旨监督,拓展农作物是你户部的职责,本王岂能越俎代庖”

    田间地头已经搭起了一排敞篷,两位王爷,三位巡抚就座。

    贾玫带领三十位把式动手开挖。

    户部尚书带领三十名库兵亦步亦趋的盯着装框,过称。

    左都御史则一眼不错的盯着库兵过称。

    忠靖王,北静王,三位巡抚自己个在敞篷吃茶,却都派遣了亲信监督。

    石梅贾赦贾政贾珠贾琏则一旁等待。随时解答钦差们的询问。

    户部的库兵大声的报数一百五十斤

    五百斤

    一千二百五十斤

    一千四百斤

    一千八百斤

    期初,两位王爷听着报数,心情十分舒畅,亩产一千五百斤算是落定了。

    他们就是锦上添花之行,荣府的功勋稳当了。

    他们也不落下埋怨。

    然后,库兵并未停止报数。

    隔了几炷香,库兵的声音再次响起两千斤

    忠靖王停止了喝茶,问北静王“北王,你听”

    北静王有些小激动,这下子稳当了,不仅没有虚报,还超产了,颔首道“本王听见了,两千斤。”

    然后,就在他们等候户部尚书过来报喜的时候,库兵继续报数两千三百斤

    番薯地李想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三位巡抚跟石梅座位挨着,侧目观察,竟然看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三位巡抚顿时了然,这家人心中有数啊

    陛下担心虚报了,谁知道人家瞒报了。

    三人又是高兴又是忐忑。

    激动的是,本省有了这等作物,再不会饿死人了,这时政绩。

    可是,若是他们栽种的产量下降了,岂不是贻笑大方,还不如人家一个后宅寡妇

    就在这些人精心思百转的时候,库兵再次报数,两千五百八十三斤。

    这时候,同时响起贾玫的声音“禀报大人,一亩地的番薯起挖完毕。”

    忠靖王,北静王三位巡抚同时站立起身,一起抬起贵足下了地。

    “多少,再报一遍”

    然后,库兵在两位王爷,三位巡抚的监督下,再次过称,却多出了两斤,变成两千三百八十五斤。

    甘肃巡抚道“这土里还有吗”

    贾玫道“纵有遗漏,也不过十几二十斤”

    左都御史却道“再挖一遍”

    却被户部尚书拦住了“挖下一块吧”

    几位钦差一头“对对对,继续挖下一块。”

    大家都想看看,下一块还有没有这样的产量。

    然后,两刻钟后,再挖了一亩地,出产番薯两千三百八十斤。

    户部尚书激动的面颊通红,招了贾赦问话“本官记得,府上试种三种土质”

    贾赦马上明白了“贾玫兄弟,转战沙土地”

    沙土地头也搭起了敞篷。

    几位钦差移驾就座。

    这边贾玫指挥开挖。

    然后,连挖两块,产量分别是两千二百三十斤,两千二百五十斤。

    户部尚书已经哈哈大笑了“本官看看开荒地”

    然后,开荒地开挖,一亩五百斤,一亩四百八十斤。

    胡尚书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这些年年年灾祸,旱灾涝灾轮番来。

    他虽没撤职查办,可是年年的考绩都掉尾。

    再这样下去,陛下不严惩,他也要自动请辞了。

    他宦海沉浮半辈子,临了却办成这样一件利国利民、可载入史册的大事,也算不枉此生

    胡尚书朝着几位王爷巡抚拱手“下官以为抽查可以结束了。还请几位大人清场,下官有几个问题向国公夫人请教。”

    几位巡抚挥手之间,兵丁呼啦啦撒出去,围住番薯园。

    胡尚书这里回头冲着石梅作揖“下官代表天下的百姓谢谢您,您的善心善意善举,必然得到天下百姓传颂,人们将世世代代记住您的善举。”

    胡巍对石梅的态度真是又亲切又恭敬,满口赞誉。

    石梅可不敢大咧咧的领受,忙着谦辞“大人过誉了,臣妇可不敢居功。臣妇不过是无知妇人,偶然发现番薯能够救人活命,家里托了陛下的洪福,还有几亩闲田,这才想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种不成,也不过耽误几百两的出息而已,没想到竟然成了。这也是我大月朝皇帝陛下洪福齐天,才得到了上天庇护,降下这等高产作物。”

    忠靖王北静王几个听的嘴巴直抽抽。

    然而,大家也知道,贾母必须这么说,不然,难道说我荣府洪福齐天,得天庇护,才发现了这等高产作物

    谁敢这样大刺刺,等着抄家吧

    冠冕堂皇的话说完了。进入番薯种植的细节征询。

    胡尚书首先询问产量的问题“贵府奏报的产量分别是,一千五,一千,三百,如今看来,几乎都折半,请教国公夫人,当初您是如何作想”

    石梅一笑,早就准备好了说辞“这中间却是有原因。

    其一,江南是膏腴之地,非甘肃陕西这些贫瘠之地可比。

    其二,番薯耐旱,是活命的作物。

    可是,还有一个特点,这作物需要肥料,肥料跟不上产量就低。

    臣妇之前报备的产量,并非空口无凭,皆因那一亩地的肥料用的都是草木灰,而大人您今日开挖的土地,都是用的农家肥。

    其三,您今日称量的斤数里还有水分可除。一般来说番薯要很好的保存,至少还要晾晒几日,除掉水分,才能够保存过冬。“

    户部尚书又称大司农,虽然不亲自种地,一些农业上的术语还是能懂。

    包括几位巡抚也是县令做起来,大多听懂了贾母的言下之意。

    番薯的滋味他们尝过,能够果腹,滋味也不错。

    但是,却不是什么营养的东西。

    风调雨顺,百姓们肯定不愿意种植番薯,种植番薯的地区肯定都是缺粮食的地方。

    人都快要饿死了,哪里有什么农家肥呢

    所以,最好的肥料就是草木灰了。

    户部尚书隧道“敢问您家种植多少这种草木的番薯”

    石梅一笑“三十亩,三种土质都有。产量跟臣妇上报略有差距,是臣妇晾晒之后的产量。几位大人若是想要见识一下,现在咱们就去现场挖一亩”

    两位王爷觉得无所谓,三位巡抚,户部尚书左都御史却都觉得很有必要,都道“还是眼见为证吧”

    然后,几位钦差再次转战,到了阳光充足的半坡底。

    这里的产量几乎跟荣府的申报产量持平。

    当然有几百斤的差距,考虑晾晒因素,就刚刚合适。

    然后,几位钦差凑着脑袋商议,要不要把这几种的数据都报上去。

    石梅坐在旁边不发一言。

    她已经摆出了姿态,至于这几位巡抚尚书王爷如何决定,她也管不着。

    再有,几位巡抚大人在场,若是不能争取一定的利益空间,也与她无关。

    将来得咎,也别怨恨荣府。

    这些大人都是人精,他们果然说服了两位王爷,维持原本的产量。

    但是,他们必定跑了一趟,不能什么都不改变。

    他们在原本的产量上,给黑土地沙土地增加了一二百斤。开荒地也增加五十斤产量。

    然后,就是两位王爷跟石梅聊番薯种植的起因,就是深挖这桩善举的前因后果,整理出来就是一桩美谈。

    石梅不吝夸赞,把起因安在张家亲家头上。

    然后,张氏这个张家女受到了两位王爷的召见。

    张老爷子曾经是太子的恩师,京都的王爷们都做过太子伴读,或者同窗,两位王爷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张老爷子的学生。

    石梅看出来了,这两位王爷想跟张家结善缘。

    张氏见礼后,说起父亲的学生给父亲赠送土仪,这才有了番薯种植。

    张氏善意的隐瞒了那位胆小的师兄拒绝种植之事。

    在石梅看来,这种隐瞒没有丝毫的作用。

    番薯已经种植成功,福建的大小官员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申斥。

    申斥他们不作为,没远见还是轻得了。

    不贬官就万幸了。

    这些也不是石梅能够插手的事情了。

    然后就是耕种的技术。

    户部尚书向石梅转达了嘉和帝的口谕,用玉泉山附近白家穜的一个千亩的果园换取石梅的周家村,包括三十名雇农,也要由户部接手。

    这事儿石梅早就知道“这事儿没问题,正因为臣妇的力量有限,这才把番薯种植技术献给朝廷。自然这些把式也会转交给朝廷。

    只是,臣妇只是跟他们签订的聘请合同,他们一直在这里耕种肯定乐意,若是要他们离开这里就需要要大人您自己跟他们谈条件了。”

    户部尚书可是不好忽弄,因问“请教国公夫人,您这番薯一直是您亲自管理吗”

    石梅笑道“这倒没有。

    这试验田是我主导,负责去海疆考察的是我一个本族的侄子,监督执行的也是他,就是刚才负责采挖的那名指挥者。

    他叫贾玫,大人愿意,臣妇可以把他介绍给大人。

    臣妇献上的那本种植番薯的统计册,多数是根据他的数据。

    您也知道,臣妇毕竟没耕种过,也不可能十二个时辰的盯在田里。

    臣妇早就有个想法,准备向大人保举这个孩子,您只要信任他,他必定能够帮助您做好番薯推广的工作。”

    胡尚书闻听这话正中下怀“这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石梅却道“只是这贾玫因为家计艰难,只读了五年书,臣妇预备回京之后,去吏部看看,能不能替她出资捐一个出身”

    石梅这话其实在替贾玫要出身。

    如今荣府得了好处了,将来袭爵,贾赦肯定要拔高一个档次。

    张老爷子有些碍了陛下的眼,但是,他的两个儿子是无辜的,只怕也要提前官复原职了。

    剩下就是贾玫了。

    石梅不能昧良心。

    胡尚书忙着打包票“这何须您出资,您放心,一切抱在下官身上,七品以上有点难,八品九品下官还能保证“

    这时候贾玫刚好到来。

    石梅遂把他介绍给胡尚书“侄儿快来见过这位胡尚书,大人有些问题要问你,你只管放心言讲,婶娘已经决定把农庄交给户部,今后,胡尚书就是你的顶头上司。”

    这还就说的十分直白了。

    贾玫之前还在想,做个乡老也很好。如今看来,婶娘已经给自己谋划做官了。

    贾玫屏住呼吸,给石梅作揖“侄儿省得,多谢婶娘提点”

    然后朝着胡尚书躬身下拜“草民贾玫见过大人,给大人请安”

    石梅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胡尚书,自己去了两位王爷的跟前,陪着说话。顺便邀请几位钦差大人进府做客。

    虽然石梅很怕麻烦,不想跟这群人打交道,可是如今的情势势如骑虎,必须完美收宫。

    她也只有硬着头皮周旋一二。

    当晚,荣府大摆宴席,宴请几位钦差。

    这般时候,番薯产量已经查证落实,只等回京受奖,荣府的功劳肯定不小。

    这班人可都是人精。

    荣府眼见坍塌了,准眼之间又起来了。

    恩宠少不了。

    正所谓宦海如云,多个朋友多条路。

    荣府走的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前程,何乐不为

    一惯拒人千里的左都御史杜方明,也没有拒绝贾府的邀请。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